保险业从负债管理到资产负债管理的转变
新时期保险资产管理面临新挑战
资产管理与偿付能力的协调互动
经济周期与市场周期变化与资产组合的调整
内 容 摘 要
保险业在低成本负债融资方面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对通过承保取得盈利的传统保险盈利模式提出了挑战。这要求保险业从传统的负债管理走向资产负债管理,负债业务已不能作为盈利的来源,资产管理能力的高低已经主导了保险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保险资产管理及其变革
保险业在低成本负债融资方面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对通过承保取得盈利的传统保险盈利模式提出了挑战。这要求保险业从传统的负债管理走向资产负债管理,负债业务已不能作为盈利的来源,资产管理能力的高低已经主导了保险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保险业从负债管理到资产负债管理的转变
保险资产管理的发展是与保险负债业务的特点及保险盈利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的。传统保障型产品负债(即保费收入)的特点在于负债成本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保险负债成本中可控部分的成本或称不变成本(主要是费用)仅占小部分,可变成本(赔款)占大部分,而赔款发生的时间、频率、规模有很大的不确定。保险费率的制订是依据历史统计数据,大数法则,但实际赔款情况与此往往是有差异的。市场竞争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差异。
传统保障型产品负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类似于金融衍生品。首先,它是一种杠杆产品。收取的保费与发生的赔款之间的杠杆比例是巨大的,这种杠杆比率的大小取决于保险费率的高低。
鉴于保险负债的特点及其变化,首先要求保险资产管理必须遵循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而且始终要把安全性放在首位。
首先,因为保险负债成本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果资产业务又承担过度风险,对保单持有人是不负责任的,这要求保险业的资产组合中绝大多数应是高质量的固息产品,权益类产品更多的是作为创造超额收益的需要。
其次,要求做到资产负债的匹配,既要在期限上匹配,防止资产负债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又要做收益率上的匹配,防止利差损风险的出现。
再三,要求在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中要平衡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的关系,避免出现资产收益战胜了基准但没有覆盖负债成本,或覆盖了负债成本,但大大跑输基准的情况。
最后,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求通过资产配置的全球化来实现资产组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和预期风险的最小化。
2、新时期保险资产管理面临新挑战
当前保险资产管理急需要研究若干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提升资产组合管理的能力。二是资产管理如何服务于偿付能力监管。三是如何强化保险资产管理中的风险管控。四是资产管理如何应对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
3、资产管理与偿付能力的协调互动
最近,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管重心侧重到了保险企业的能力上,并将偿付能力的监管指标刚性化。偿付能力不足会面临追加资本金、停止新业务、限制分支机构、限制高管人员薪酬、甚至由其他保险公司接管等式强制性监管要求。这是保险监管重心的一个重大转变。
加强偿付能力监管是为了切实保护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并对保险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早期预警。保险企业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是
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可见,增强偿付能力要从资产负债两方面入手。过去由于保险资产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改善偿付能力常常采用消极的方法—即缩减保险业务规模,减少认可负债,后来则通过保险产品创新,开发更多的非风险型保险产品,通过削减认可负债来强化偿付能力的方法是消极、被动的,而积极、主动的办法应该是加强资产管理,一方面提升资产管理能力,提高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是优化资产组合结构,增加认可资产。
4、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变化与资产组合的调整
如何应对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周期对保险资产管理至关重要。首先,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变化将直接影响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其次,不同资产类别在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中的风险/收益状况是不同的。再次,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在时间和程度上是会有差别的。最后,保险资产管理既追求相对收益,更追求绝对收益。
经济学上对经济周期的有不同的理论,包括:1926年康德拉杰耶夫提出的50~60年的长周期理论、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9~10年中周期理论,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3~4年的短周期理论。
就经济周期的成因而言,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纯货币理论,即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金融体系中信用的扩张和收缩所造成的、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益率递减,流动性偏好)、马尔萨斯和西蒙斯弟的消费不足理论等等。
对保险管理而言,我们应更多地关心不同原因引起的中周期和短周期对持有的资产组合风险/收益预期的影响,而且要把实体经济的周期变化与金融市场的周期变化结合起来研究。
如果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这个经济周期和市场周期的下行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把握,我们是能够健康地度过这个市场的冬天的。
在1930代美国的大萧条时期,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说,“先生们,你们都为大萧条而忧虑,其实大可不必,对资产主义经济而言,萧条是一次很好的冷水浴。”
当前,我们并未进入全球性的萧条,但若我们把目前经济和市场的调整也视为熊彼特所说的“冷水浴”的话,对于有严格风控措施,对经济、市场下行风险有足够预防措施的保险企业来说,经过这场冷水浴后,公司一定能更加健康地发展,迎来下一轮伟大的辉煌。
参 考 文 献
1、《新金融》2010年第五期
2、《代当代金融家》,缪建民
3、《保险研究》2010年第十一期
4、《中国人寿》2010年第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