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革
[ 摘要 ] 全球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客户意识单薄,经营思想僵化,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不良资产比例过高等问题亟待改变。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有银行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了使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能够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的现代金融企业,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股份制改造,最后实现上市的改革路径。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现状
在加入WTO以后,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按照国际标准深化改革的时期。五年多来,国有银行普遍加大了改革力度。它们在撤消了2万多个分支机构的同时,广泛推进内部机构的“扁平化”改变,全面完善业务操作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改变了信贷分类标准,构建了符合现代银行业务运作要求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机制,并开始对信用风险实施严格管理。
2002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定允许工商银行成立内部公司化运作的牡丹卡中心,这普遍被认为是“国有商业银行按照业务范围纵向拆分的一个明显迹象”,下半年工商银行在全国成立了8家票据分中心,票据业务分拆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现形。这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迈出的试探性一步。
作为一家具有90年历史的国际化银行,中国银行在去年初以来,也推出了一系列以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建设为核心的改革,包括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革新决策系统,实施审慎会计原则等9大方向的实质性举措,年中不良资产比率较年初下降了2.28个百分点,不良余额净压缩100亿元。
另外两家国有银行在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公布财务指标,提高透明度等方向所做的努力也可圈可点。总之,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水平,增强其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国有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把目标瞄准上市,但因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故上市的时间和路径均应有所不同。据有关消息透露,工商银行将采取“整体模式”,进行整体改造,整体上市。中国银行的内地业务则应采用“海外模式”,通过海外业务重组,海外业务上市,然后将内地业务注入,最后实现整体海外上市。建设银行则会进行分拆上市,据了解建行部分省分行业绩优良,其浙江省分行的不良资产率在8%以下,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建行可能会采取分拆部分绩优省分行上市的做法。相对于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农业银行的负担最重,综合排名也靠后。目前,农行的网点已达5万多个,列全国之最,但相当一部分亏损。主要是长期以来由于政策上的原因,农行承担了很多专项贷款业务,如扶贫贷款等,这些业务的贷款收益非常低。2001年以来农业银行撤消了1000多个分支机构,裁减了10万多名员工,但目前员工总数仍高达51万人左右。“历史包袱”过重,决定了“走向集团化和金融控股公司这条路”,可能是农行体制改革成本最小、阵痛最小的一种方案。农业银行的大体走向是在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前提下实现“一分为三”,其改革可能会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在集团化改造的前提下,把现有的优良资产和不良资产分开;第二步,条件成熟后,成立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第三步,成立新的中国农业银行和风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另外一家金融机构,并且对集团内的部分控股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使其尽快盈利,并分别上市。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全球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和承诺,现在距金融市场完全开放的2006年不足2年时间,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体制不合理、产权不清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不合理表现为:银行只负盈不负亏,由国家为其承担经营和发展的无限责任。高度行业行政垄断和经营网络市场性垄断。
其次,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业务流程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与外国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高效的、能充分调动银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经营管理机制。缺乏按照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考核、分配的机制,银行内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仍然存在,没有多大的改变;银行员工“责、权、利”不对称,有些员工承担的责任大而权利少;有些领导的责任少而权利大,抑制着大量银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长远的人才培训和开发机制。
业务流程的不合理表现在:经营管理方式是按部门而不是按客户对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业务的管理流程复杂,纵向层次较多,横向交叉较多,信贷业务办理的时间较长,服务效率较低;管理层次多,基层行的服务能力、水平、质量等难以满足绩优大客户的需要,大客户与小银行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另外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不够清楚,具体业务部门得不到具体的管理和指导。
第三,商业银行人员对股份制存在思想观念的障碍、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竞争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内是第一次,长期的捧金饭碗、吃大锅饭的旧传统在广大员工的脑海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旧的观念的打破和新的观念的灌输还需要一些时间。专业人才比较缺乏,整体员工的素质偏低,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专业人才,也有非专业人士仍然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岗位,特别是通过招干招工进入银行的员工,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而他们大多数是在第一线直接面对客户,他们的工作态度、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银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第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普遍资本金不足,信贷资产质量较差,客户结构不合理。首先,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贷款能力受到制约。1998年以前,4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到8%。1998年财政部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将4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补充到8%,然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效益不佳,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较大,无力用经营利润补充资本金,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充足率降至8%以下。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率较高且不良资产呆帐准备金不足,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较弱。再次,从客户结构上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90%的信贷客户是国有企业,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客户结构不合理。
三、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革
在股份制改革的措施中,上市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从国内企业上市来看,即使社会公众股的比例不大,在改变企业经营机制方面也会发生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上市规则增加了国有控股企业财务方面的透明度,企业将受到来自公众的监督。同样,国有银行只要有一小部分股票上市,就会大大增强其商业银行的性质。上市对于国有银行本身和外部经济都有着显著的好处。
首先,改革商业银行体制,明晰商业银行的产权。股份制改革有利于实现银行产权的清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股份制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股份将由一个统一的投资者来持有,由其参与银行的经营并全权负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将改变现有体制下多个政府部门从各自角度对银行行使所有权而造成的政出多门、目标多元的状况,使银行能够集中精力致力于实现股东、银行和员工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着力转变内部经营机制,加大内部改革与内部管理力度,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科学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整合业务和管理流程,建立市场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快信息科技建设与清算收付系统建设,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改革股份制银行的业务流程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实现前台与后台相分离。前台主要与客户接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后台则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业务进行集中处理。整个流程做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方便。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做活“人”的文章,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打破银行员工的思想障碍。企业的发展要把员工自我价值的体现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在一个单位至少应该为员工提供这样几个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第一,通过设立岗位标兵,让那些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的员工有成就感;第二,通过开展岗位技能比武,让技高一筹的员工有自豪感;第三,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竞聘,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他们有归属感;第四,通过鼓励业余自学,让勤奋好学的员工有使命感;第五,通过亲情走访,架设沟通平台,让员工有家庭感等。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组织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将培训作为一种待遇和奖励,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实行外派培训奖励,在银行内部形成“提高素质→工作突出→再提高素质→工作更优”的良性氛围,自觉在全行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以达到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和业务发展速度的提高。建立适合商业银行发展的用人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使员工素质迅速提高,适应股份制后商业的工作。
第四,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分别动用225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等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补充资本金,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必需实施财务重组,加快核销资产损失,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按市场评估价格剥离可疑类贷款,补充资本金,才能大力改善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争取将银行不良资产降到国际一般银行水平,同时争取使商业银行的拨备率、资本充足率、资金流动性等都能满足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监管标准。
所以,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上市是一个大势所趋,但是它上市的目的并不是透过上市所有的问题立刻能够解决,而是利用上市提供的良好契机,透过资本市场壮大自己的规模,另外,促使商业银行加强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
总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不仅是十分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行的,因而也就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WTO后,开放的形势逼迫着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相信通过深化股份制改革,积极探索银行上市路径,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一定能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真正的银行”。
参 考 文 献
1、中行内部股改专刊【1】
2、中行内部股改专刊【2】
3、中行内部股改专刊【3】
4、中行内部股改专刊【4】
5、中行内部股改专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