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具体做法
二、主要经验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四、采取的措施
内 容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关注程度的提高,农村、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以劳务输出为核心的劳务经济,规模庞大的劳务输出带回了大量的资金,这给立足“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壮大资金实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吸收务工储蓄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优良客户尤其是外出创业大户流失较多,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为此,我们对固始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了调研,主要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吸收务工储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对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应采取的农村金融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对农村信用社吸收务工储蓄的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关注程度的提高,农村、农业发展日新月异,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以劳务输出为核心的劳务经济,规模庞大的劳务输出带回了大量的资金,这给立足“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壮大资金实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固始县为例,2004年外出务工人员48万人,收入达24亿元,该县农村信用社在劳务经济的强力支撑下,截至2005年3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201317万元,较年初净增30949万元,占该县金融机构存款净增总额的46%。其中务工储蓄存款占近50%,余额超过10亿元。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吸收务工储蓄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优良客户尤其是外出创业大户流失较多,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力。
一、具体做法
1、强化宣传,展示形象。企业的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紧密结合,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以固始县为例,为抢占务工储蓄市场,该县农村信用社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展开了强有力的宣传攻势。如设立务工人员返乡接待站三个、纷发《致广大外出创业返乡人员的一封慰问信》卡片3万张、点播电视剧二百余集,悬挂标语条幅69条,以及利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展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实力和支农业绩,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该县黎集信用社还利用邮寄贺年卡、电话和上门拜访等方式,向广大务工人员致以节日问候,从而拉近了社农之间的距离,培育了一大批稳定的外出务工创业客户群。
2、充分动员,主动出击。积极动员,充分调动全员吸存积极性,是做好吸收务工储蓄的基础。因外出创业人员分布较为分散,且长年在外,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外出创业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准确掌握外出创业人员第一手信息。如黎集信用社建立了“外出创业人员信息档案”,将全镇外出创业大户详细记录在档,并坚持“谁吸储谁建档谁保管”,密切关注存款期限,帮助做到手续完善工作。在吸存过程中,信贷员不怕吃闭门羹,不怕坐冷板凳,不怕跑冤枉路,不怕家人埋怨,发扬愚公移山和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全力以赴吸收务工储蓄。至2005年3月底,该社各项存款7195万元,较上年净增1239万元,其中务工储蓄占90%以上。
3、改进服务,创新手段。鉴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信用社科学施策,把常规服务与特色服务结合起来,全面开展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延时服务、委屈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并通过改进服务态度、深化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稳定了老客户,发展了新储户,开辟了新储源。如固始县农村信用社69个网点在“双节”期间营业时间由每天8小时延长到12小时,并设立务工储蓄专柜,极大地方便了务工人员办理业务。在优质服务影响下,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将汇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转存农村信用社,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黎集信用社存款上升1239万元,高于同期营业所存款上升数额,由此可见,抓好了服务,也就抓牢了市场。另外,该县农村信用社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安装了POS机,充分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络优势,为吸收务工储蓄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4、“反哺”创业,实现“双赢”。随着劳务经济的迅猛发展,部分外出创业人员有了一定的资金各界,这促使他们由原来的单一劳务输出,向复合型的打工兼股东身份转变,转变后的外出创业者需要一定数额的资金,于是,农村信用社适机择优扶持部分外出创业人员,帮助他们搞好经营,扩大规模,为更好吸收务工储蓄培育了更为广阔的优良客户群体。如黎集镇街道居民董庆安长期在湖北等地承包桥梁建筑,因一时资金短缺,于1999年托人担保在黎集信用社贷款3万元。在资金周转开后,董庆安在该社开立帐户,截至目前,定期存款达60多万元。洪埠乡一何姓农民外出北京创业,开始靠收废品谋生,后来转手经营一家酒吧,苦于短缺资金无法周转开来,经人担保在洪埠信用社贷款3万余元,解了燃眉之急。由于经营有道,管理有方,他们酒吧生意红红火火,“吃水不忘打井人”。截至目前,他在洪埠信用社存款达60余万元。同时,农村信用社时刻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主动帮助广大农民解决春耕生产和秋冬播带来的资金、信息和技术问题,让广大外出创业者安心在外。“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春节来临之际,广大外出创业者返乡后纷纷到农村信用社送去“厚礼”,以表感激之情。
二、主要经验
1、立足“早”字做好文章。工作早着手、早谋划、早出去是抢占务工储蓄市场、扩大务工储蓄份额的前提保证。以郭陆滩信用社为例,在联社没有出台2005年工作意见时,就召开信用社班子会,研究部署如何做好“双节”期间的吸收务工储蓄工作,对职工加压加码,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打硬仗的思想准备。由于着手早、行动早,该社抢占了市场先机,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年存款任务750万元的117%。
2、着眼“勤”字下足功夫。勤跑、勤说、勤联系是确保务工储蓄稳定增长的不竭动力。外出创业人员的分散性、流动性,使信贷员不能完全靠常规方法去吸收务工储蓄,否则,必定事倍功半。黎集信用社信贷员田炎珍不怕辛苦,不怕劳累,利用各种机会与外出创业人员加强联系,经常利用收贷之机,深入盛泽、绍兴、嘉兴等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走访慰问,定时保持电话联系,今年春节前后,她历时近半个月,走访近四十个外出务工人员,吸收务工储蓄数十万元,今年她仅用2个月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俺勤跑多磨换来的结果”。
3、立足“大”字抓好重点。抓住大户、重点攻关是保持务工储蓄稳定增长的关键环节,外出创业大户不仅可以带来大额的储蓄存款,还能够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因此说,抓住了大户,就等于把握了整体市场航向,柳树信用社想方设法,加强对辖内外出创业大户的攻关力度,尽量不让一个黄金客户流失他行。该社副主任郑光卯通过多方联系,一举吸收了王甘的三年定期存款98万元,成为该社吸收务工储蓄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4、围绕“信”字打造品牌。以“诚信”服务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信合品牌是确保务工储蓄稳定增长的保障。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形象明显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一直处于不利地位。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深化服务内涵、强化诚信意识,影响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品牌形象也在逐步改进和完善,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吸收务工储蓄中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结算渠道不畅。由于外出创业人员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或北京等特大城市,一般距家较远,返乡时现金携带不安全,加上现代高科技的便利,外出创业人员对金融机构提供先进、方便、快捷、高效的支付结算工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方式仍以传统结算工具为主,这就便国有商业银行在吸收务工储蓄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农村信用社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动员务工人员将资金转存农村食用这,从而导致部分优良客户流失,尤其是存款大户流失,这成为农村信用社吸收务工储蓄的最大难题。
2、金融品种单一。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品种及项目很少,加之外出创业人员与广大农户相比,对金融服务有多样化和灵活性要求,这使农村信用社出现金融服务缺失现象,表现在:一是金融服务仍拘泥于传统方式;二是金融知识盲区多,对金融工具的开发力度不够;三是金融创新能力差,无法完全满足广大外出创业人员的需求。
3、服务范围有限。对于外出创业人员,尤其是外出创业大户来说,面对农民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只是杯水车薪,信用社又受信贷管理制度和程序的限制,在无法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担保物情况下,无法满足外出创业人员大额贷款需求,不少外出创业大户只得转向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向亲戚朋友借款,甚至于高利贷,导致了部分优质客户流失,同时,也使农村信用社失去了不少的效益增长点。
四、采取的措施
1、畅通渠道,以便吸存。当前是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必将成为现代金融机构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而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科技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结算渠道方面。对此,农村信用社应高度重视电子化建设与电子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与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实现综合业务系统全县、全省乃至全国联网,疏通结算渠道,保障汇路畅通,彻底扭转农村信用社在吸收务工储蓄中的被动局面。
2、存贷挂钩,以贷引存。为使外出创业人员的存贷业务互融共促,相得益彰,农村信用社应采取存贷结合办法,以不断完善信贷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对各信用社实行信贷等级管理。二是对外出创业人员需求大额贷款的,全面开办存单质押贷款。三是在无法提供足值抵押物时,由信用社进行认真调查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予以满足,以此增强农村信用社吸引力,增强吸收务工储蓄的影响力。
3、改进服务,以优增存。一是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提高柜面服务质量,临柜人员要坚持早开门、晚关门,实行上班时间统一着装,挂牌服务,佩证上岗,使用文明用语,推行“一站式”服务、“零距离”服务、“直通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竭尽全力满足广大外出创业人员的金融需求。二是改进服务层次。农村信用社在改进服务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服务上面,而应该在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上下功夫,要建立联系制度,为外出创业人员提供贴身、周到的服务,做他们的致富参谋和金融顾问。三是创新服务理念。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对金融服务的内容、形式、项目、要求等方面进行条理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学习,将服务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中去,以此形成强大的精神合力,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品牌形象。
参 考 文 献
1、田国强、王一江:《中国银行业改革两难》,《财经》2004年第1期。
2、《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的主要发展历程》,《金融博览》2006年第12期。
3、李建强、刘艳玲:《新农村建设须完善金融服务》,《金融博览》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