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的发展促发我国银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目前我国银行在筹集社会主义建设资金中的现状。
三、我国银行在筹集后,放贷业务。
四、重点提出通过贷款业务,银行在筹资放资的作用。
五、我国银行的作用通过其各职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所起的地位。
六、我国银行在经济建设中是有利的坚强后盾。
内 容 摘 要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政府、企业、个人都对银行有了更多的依赖与需求,我国银行在通过一系列筹资的渠道后,通过对外发放贷款,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朝一个良性的方面发展。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挥我国银行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核心作用,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杠杆作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银行在筹集社会主义建设资金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发展及政府的需求对我国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经济、企业政府需求、作用与地位、放贷。
正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要在力求发展生产,需要大量资金。我国一些较贫困的县区百业待兴,更需要大量的资金。银行作为信贷中心、转账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银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经济建设选集资金,通过储蓄把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形式,将社会上闲置的货币集中起来,把零钱变整钱,小钱变大钱, 又以贷款的形式把集中起来的货币贷给需要资金的生产部门,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工商行吸收居民储蓄存款突破了1000亿元,到1998年10月全国银行共吸收储蓄存款52249亿元,大大支援了经济建设。银行通过资金活动,成为联系国民经济的纽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结成 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实现。银行作为全国信贷、结算、现金出纳和外汇收支的中心,集中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大部分货币收付,通过办理信贷和结算业务,银行就像一条纽带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联系起来,把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联系起来,这种作用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没有银行的活动,国民经济就会陷入停顿。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建设不断完善,我国银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作用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贷款业务。
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这项业务也可支援国家建设。银行贷款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抵押贷款,另一种是信用贷款。银行通过内部活动,一方面促使企业内部产、供、销连成一体,保障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象纽带一样把国民经济各企业各部门连接起来,沟通、生产、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银行的贷款大部分贷款给优质的民营企业和个人。2003年,银行贷出的款项中,民营企业占了2230万元,个人贷款共1615万元。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利用这笔贷款投入生产,加大生产力度,扩大规模,企业因此得到发展,增加收入,还可提高税收。从而可以安置就业,创造财富。银行的贷款为企业提供外汇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同时又起到调节资金或经济关系的作用。比如汇能公司,现为昭平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原有资产几千万,自治区水利贷款一亿多元进行改造,现发展状况不断趋于良好。由于规模扩大,增加了昭平的就业人员,减少下岗职工,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还有“走马电站”,由政府自己出资一百多万,向银行贷款1000多万。现在走马电站的日发电量达20多万度电,预计年收入为400多万。可见,银行对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
银行不仅给企业经济商业贷款,对人们的生活也会给予贷款。如: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贷款消费。银行也有了更多项的服务。人们贷款消费一般用来购房、购车等。还有信用卡的大量申办,也是商业银行对个人的消费贷款。贷款给个人,可以让人们提高自身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贷款,无论是企业或个人,都可以拉动内需,从而使我国的失业人员有了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当然,无论是谁,向银行贷款都要签定合同,各个事项基本上都由合同决定。贷款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要条件就是看借方是否有能力归还借款。一批将要实施开发的工程,比如绍兴的城中村改造,也是向银行贷款拆除重建的。这些日后拔地而起的新城,将来就是绍兴的一个全新的商业交流中心,它可以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这是绍兴市对外招商引资的一个亮点。从中银行也起到杠杆作用。 因而,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将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贷给需要资金的生产部门和个人,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银行对经济宏观和微观的调节作用,就是利用了银行的信贷和利息等经济杠杆进行的。可见,银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部门都无法取代的。
我国银行有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在筹集国内资金方面,我国有充足的信贷资金来源。我国的储蓄率去年达到39.6%,居世界前列。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从1980年的4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4万多亿元,而到目前已经超过8万亿元。此外,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吸引外资,预计今年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将超过500亿美元。今后随着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会有更多外资进入我国。今后中央银行将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应量。过去20年的货币供应总量年均增长23%,预计今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将较多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和物价增长之和。
我国银行作用就是其职能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或效果。作用与职能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决定了作用既不等同于职能,又要与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考察,即要从我国银行各个职能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或效果。据此,我认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健康发展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能否协调发展,首先取决于资金的分配。作为银行体系的最高管理机构,银行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要求,借助多种手段,对集中在银行系内的信贷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合理控制并引导银行体系信贷资金的流量与流向,就可能促进国民经济按一定比例和速度健康发展。 2 稳定货币流通,安定市场的作用。中央银行拥有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权,它运用调节货币及其他职能,可能对影响货币流通诸因素施加不同的作用力,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如适时以适量的流通手段与丈付手段,推动生产的发展和流通的扩大,为稳定货币流通创造物资基础;控制全国信贷收支,防止因信贷收支不平衡或虚假平衡而影响货币流通;制约外汇收支,促进外汇收支平衡,减少外汇收支失平对货币流通和物价的影响;影响财政收支,协助财政搞好收支平衡。把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对货币流通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3、协调各专业银行的关系,疏导。监督专业银行业务活动的作用。我国专业银行之间既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相互协作的可能性,也存在着与各自经济利益相联系的相对独立性和业务活动的一定局限性,因面中央银行有必要运用管理监督职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比如根据各专业银行活动特点,实施不同政策和管理细则,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不协调,解决专业银行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组织,疏导专业银行之间的资会往来,保证信贷资金的有计划合理营运。4、总体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概况,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金融经济信息的作用.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所具有的职能决定了它所获取的信息情报最具总体性。客观性和及时性,可能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金融经济信息。这方面的作用表现在:(1)反映一定时期国民经济活动的概貌——事后反映;(2)预测预报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向——事前反映。
我国银行是经济建设的有利后盾,在经济建设中,银行可以平衡供给,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国银行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民的消费观念仍然保留在量入为出的旧观念中,没有充分认识到信贷消费的作用。当然,居民存款储蓄可以使银行更好地进行放贷业务。但是,过多的存款储蓄在现阶段经济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并非是一件好事,它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经济全局的发展。所以,我认为银行还应该加大信贷消费的宣传力度,更好的发展银行业务,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国银行不仅仅只是在筹集资金方面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把筹集的资金放贷出去,再回扰再借贷,把资金运用到每个需要的角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金融琏条,让我国的经济朝着一个良性的趋势发展!
文件摘自:《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作者:孟艳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9月
《金融势与经济势》 作者:王潼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