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世贸,农村信用社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1、入世对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挑战
2、 入世对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机遇
二、面对入世,农村信用社的对策.
内 容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农村信用合作社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和机遇,这是关系到我国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兴衰的大事.入世后,由于外资银行利用其拥有的高科技、操作规范机制灵活,以及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等优势冲击着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各项业务发展,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同时也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一定机遇,为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调整创造了契机,为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提供了动力,也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扩阔了空间。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要把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机制;优化信贷增量,盘活信贷存量,发展科技、创新业务、改进服务、注重形象,巩固壮大客户队伍;引进人才、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政策扶持,创造宽松环境等方面工作做好,以迎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农村信用社面对“入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预示着全面竞争时代的开始,各行各业都在研究这一历史性伟大变革的对策,作为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紐带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能否在入世后实现平稳过度并借此契机迅速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兴衰的大事。入世后,由于允许外资银行向国内企业开展人民币业务,这使农村信用社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冲击,但也给农村信用社带来发展的空间和机遇。金融市场竞争的态势的演变,迫使农村信用社对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策与措施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研究,闯出一条适合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的道路。
一、加入世贸,农村信用社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一)入世对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挑战
农村信用社建立在农村乡镇,点多面广,自成立50年来,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其自身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加入“世贸”后,外资银行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将带来以下挑战:
1、外资银行利用“母行”优势,冲击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按WTO条款规定,外资银行当年就可与国内商业银行争夺外资企业和自然人的外汇业务,而我国农村信用社自从与农行脱钩以后,还未开办外汇业务,这更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在入世后的金融竞争压力。目前就新兴县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来看,各项存款虽占全县的各商业银行的第一,但是其增长速度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明显落后了。农村信用社面对的是农村,最大的关系人是农民,贷款及存款占80%是来自农村的,基于这种特殊的情形,农村信用社要想保持稳定增长,必须要争取这个市场,不要让它流入其他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信用社业务可能会向外资银行转移,影响着农村信用社客户队伍的巩固壮大和业务的拓展。
2、外资银行利用其高科技手段,冲击着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市场。由于外资银行网点的安装和设立与国内银行的申报条件不一样,汽车信贷、财务公司等业务均能开办,而且其新业务五花八门,自成一体,科技含量高,银行国际网络先进。外资银行的网上产品与服务、银行卡、个人理财、消费信贷等业务比较成熟,具有较强的优势,国内商业银行在此类业务上面临严峻的挑战,农村信用社在这方面更是望尘莫及。
3、外资银行利用其操作规范、机制灵活的优势,冲击着国内银行的信贷市场,更加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的原始信贷业务的发展。虽然外资银行对待中国入世的态度各有不同,但是以汇丰、渣打、花旗等代表积极进取型的银行和以大通等为代表谨慎型的银行都把风险较低、现金流量充裕、效益好、有市场、管理规范的企业,特别是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国有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和贷款不足但前景良好的民营企业作为他们信贷竞争重点。这些“三资”企业和个体户,因所有制上的共性,具有较强的理财观念与成本核算意识,善于追逐能为他们带来更好效益和便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合作伙伴,愿意与经营机制灵活、操作规范的外资银行合作,造成国内银行优质信贷客户的流失,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造成更严重的威胁。
4、外资银行以全方位、多元化的银行服务,冲击了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发展市场。中间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最大空间。由于外资银行未规定纳入人民银行进行利率规范管理的范畴。业务可以自由定价,贷款可以异地发放,同业拆借数额大,期限长,不受条件限制,所得税低。而且外资银行混业经营、各种柜面业务品种齐全,保险、股票、养老金等全部可以捆绑经营。外资银行对存款业务比较放松,重点以收取手续费和贷款收息盈利,服务优势特别是中间业务的拓展优势明显高于国内银行,比农村信用社更胜一筹,从而使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市场受到冲击,盈利空间受到局限。
5、外资银行以高待遇的手段,冲击着农村信用社的人才队伍及国内银行的人才。外资银行初入中国,对中国的金融管理、行业结构分布、企业发展及演变等情况,特别是对人民币业务缺乏感性认识,必然会以高额收入、出国培训、合理晋升机会、优越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来吸引国内银行的业务骨干、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人员,使国内银行塔型人才结构的中间层成为外资银行竞争的重点,整体人才队伍受到剧烈的冲击。农村信用社的人员整体素质低,更难以适应入世竞争的需要。
6加入世贸组织使金融业内经营方式和外部经营市场产生了变化
(1)从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来说主要有两个变化。一个变化是为增强竞争实力,与国内商业银行加强合作、实现全面业务合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也是互求发展,增强活力、保持新的平衡的一种现实需要和有效措施。
第二个变化是农村信用社盈利的意识将更进一步突出,选择优质客户的观念更加明确,以往出现过的“关系贷款”、“条子贷款”将不存在。而且无效益、无前景的贷款将是农村信用社退出的重点。同时,改变依赖传统业务发展的思路,积极扩大业务范围,拓展高效益的农村信用社,撤并一些低效的网点,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归并核算、合理布局”的要求,从新调整网点结构。
(2)从金融外部变化来看,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原有的国内金融市场将进行重新分配;因为外资银行具有很强的趋利性、投机性、流动性和短期性,使资本市场动荡不稳。加入世贸组织后给各行各业带来的不仅是正面影响,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有些企业可能在国际同业的冲击下跨台,从而造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增加,资产质量恶化。
(二)入世对农村信用社带来的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国内银行面临的不仅是冲击与挑战。由于金融市场开放所带来的资本自由化流动和国内经济进入国际化发展,给农村信用社也带来以下的机遇。
1、资本自由化流动,为农村信用社资产结构的调整创造契机。“入世”后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国内市场,使资本自由化流动速度得以提升,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增强,农村信用社因此增加一批值得竞争的客户。同时,由于“入世”使中国国际市场的空间得到扩展,促进进口贸易活跃。“入世”后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机会更多、市场更广阔,这将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结构、行业结构、资产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呈多样化,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盈利和抗御风险能力。
2、外资银行的进入,为加速国内银行市场运行机制的改革增加了动力,也为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增加了动力。“入世”后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迫使国内银行改变以往粗放型经营和竞争的方式,加快改革步伐,并直接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接受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吸收新经验,引进新科技,开发新产品,推动国内银行的业务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为农村信用社深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及提供动力。
3、金融市场的开放,为国内银行的国际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扩大了空间。“入世”后国际金融市场为国内银行向海外发展业务提供了条件,从而进入了一个飞跃时期。另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使国内银行扩大国际结算、外汇买卖等业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入世后,农村信用社也要加快电子化进程,拓宽结算渠道,扩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
二、面对“入世”,农村信用社的对策
加入世贸组织,面对众多不利因素,农村信用社一方面认真研究,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树立信心,早做准备,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苦练内功,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知难而进,扬长避短、有的放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因此基于以上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应采取以下对策:
1、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机制。目前主要是搞好六个调整,建立六种机制:一要调整经营观念,建立以效益为目标、质量为前提、管理为基础、创新为动力的经营机制。二是要搞好机制调整,建立精简高效的机制设置机制。三要搞好人员结构调整中,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四要搞好管理方式结构调整,改变行政化管理的方式,建立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机制。五要调整利益分配形式,建立以效益论英雄的收入分配和考核机制。六要调整客户所有制结构,加强对非国有经济成份企业的服务,争取和稳定这些具有发展前景的优秀客户,建立多元化经济体制客户的竞争机制。
2、优化信贷增量,盘活信贷存量,增收节支,扭亏增盈。农村信用社必须树立以农为本、为农服务的思想,找准市场定位,明确信贷投向,改进支农服务方向,简化贷款手续,进一步加大支农信贷投入。要大力推广农户贷款证制度,在坚持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个体种养大户、专业户的信用放款额度,推行农户联保。开展“信用村”、“信用镇”建设,把信贷支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要做到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多管齐下,争取最大的清收效果。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费用支出,要充分发挥节约、勤俭办社的创业精神,努力增收节支,增加效益。
3、扩大社员队伍,加大增股扩股力度,进一步充实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资本金及不断扩大社员基础。
4、发展科技、创新业务,扩大中间业务的市场占比。依托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成果,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升和完善银行功能,扩大银行卡发行和使用范围,加快向国际领域扩展速度。积极开展商人银行业务和个人理财业务,完善网上银行、自动银行等服务。努力开拓个人金融服务,使个人住房、大额耐用消费品、旅游、助学、汽车贷款等业务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客户的消费需求。
5、改进服务,注重形象,巩固壮大客户队伍。外资银行登陆后必然会与国内银行争夺市场份额,而农村信用社目前的服务比其他专业银行还逊色,所以还应不断改进服务,发挥本土经营的客户基础和庞大的网络分布优势,优化巩固现有经营阵地,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要巩固现有优质客户队伍,并通过同现有客户的关系挖掘潜在客户视为现阶段银行市场营销的核心内容,以优质、高效、安全、快捷的服务,促进、建立农村信用社与优质客户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做好防止本土优势客户流失的准备工作。
6、加强培训,引进人才,提高综合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农村信用社队伍素质。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关键的是人才竞争。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培养、使用和稳定人才的激励机制,要采取标本兼治、内控外引的措施,切实改变农村信用社队伍素质严重低下的现状。一是加大系统培训、岗位培训的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备战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二是为高素质人才的使用创造条件,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竞争体制。三是通过严格“双考”,加大淘汰制力度,对连续若干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实行淘汰出局;并在此基础上,视缺员情况,按择优选用原则,公平招录大批具备较高学历及相关专业的人才,通过员工的批量“换血”,有效改善目前农村信用社员工总体素质较低的现状。四是改革考核奖励和工资分配制度,为想干事、干出业绩的人创造干事的条件,对于出业绩的人给予应有的奖励,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7、加强政策扶持,创造宽松环境。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都是靠政策来扶持的。一是对农村信用社的税收要实行一定程度上的减免,针对农业生产周期长、市场风险大、利润率低的情况,对“三农”贷款实行财政贴息或减免营业税,利用税优惠引导信贷支农。二是妥善解决财政拖欠农村信用社保值贴息问题,建议视同国有银行一样,从税利中补回。三是客观公正地、实事求是地解决行社脱钩遗留的资金问题,原属于农行的不良资产甩给农村信用社的,要物归原主,包袱由农行接回。四是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实施剥离,减轻包袱。五是考虑农业贷款的高风险性,尽快研究建立农业保险、农业担保基金等,为农村信用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环境,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工作任务还很繁重,要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农村信用社使的金融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月刊)2004年3期
2中国金融报2004年12期(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