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2、3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4、5
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5、6
五、结论…………………………………………………………………6、7
参考文献…………………………………………………………………… 7
内 容 摘 要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但农信社的中间业务起步比较晚,发展缓慢, 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信用社陆续开展了一些中间业务,但发展品种少、速度慢、效益低,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差甚远。研究和促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间业务;农村信用社;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动用或较少动用自身资金,依托资金、技术、机构、信誉、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特殊的功能和优势,以中介身份为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业务。西方金融界将中间业务称为Intermediary Business或Fess and Commissions Business (收费及佣金业务),其服务对象包括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这种业务中,银行不以信用活动一方的身份出现,只是以中间人的面目代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一般不会引起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
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划分,银行中间业务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商业银行提供的各类担保业务。主要包括贷款偿还担保、履约担保、票据承兑担保、备用信用证等;2贷款承诺业务。主要有贷款限额、透支限额、备用贷款承诺和循环贷款等;3金融工具创新业务。主要包括金融期货、期权业务、货币及利率互换业务等;4传统中间业务。包括结算、代理、信托、租赁、保管、咨询等业务。
西方发展中间业务起步很早,但直到二战以后才真正开始被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间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50年代-70年代,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息收入几近同步增长;但从80年代起,两类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再保持一致,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近乎是利息收入的两倍。1999年,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42%,远远超过了80年代的20%。到2008年这个比例保持在45%左右。可见,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银行业的主要经营项目。不仅仅是所占比重高,另一方面,西方中间业务的创新也十分迅速。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很高,软硬件设备、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网络技术普及、发达,家庭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应有尽有。特别是发达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拓展了银行的服务时间和空间,大大降低了成本,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
从我国上市的三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经披露的2008年年报信息来看,工行2008年非利息收入为467.21亿元,比上年增加156.30亿元,增长50.3%,占该行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1%,提高2.9个百分点,收益结构持续优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4.7%,与上一年相比,增速趋缓。其他非利息收益27.19亿元,由净损失扭转为收益。中行2008年实现非利息收入653.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239.02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了57.66%。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8.63%,较上年上升7.29个百分点。建行2008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84.46亿元,同比增长22.78%,其在经营收入中比较上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达到了14.25%。由此看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但目前也发展迅速。随着国民对金融业的逐步深入了解以及最近两年兴起的理财热潮,中间业务更多走进寻常百姓的身边。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开始尝试进行期权,期货,互换的投资。中间业务逐渐走上兴盛正规的大道。:
尽管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但是在农村信用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信用社吸存放贷的经营方式根深蒂固,中间业务只是“派生业务”、“辅助业务”,对其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没有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可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扭亏增盈、防化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步伐非常缓慢,产品没有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范围窄。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传统业务的延伸,基本限于结算业务、保险代理及一些代收代付业务,品种单一,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低级产品。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咨询理财等知识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几乎为空白。二是中间业务收入份额小、收益低,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度不高。从某县农村信用社近两年中间业务收入看,年实现收入52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为0.17%;年实现收入为12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为0.34%,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非常之小。
二、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品种少,规模小
目前城郊农村信用社其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代收、代付、结算等,很少利用其信息、网络、技术、人才等优势。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缺少承兑汇票、票据贴现、网上支付等业务,金融产品与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去甚远。
2.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技术含量低,主导开发产品少。目前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这些传统结算业务、服务性的代理收付款业务品种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收入的90%左右。代收代付、结结算等劳务型业务,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农村信用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却很少。
3.农村信用社对新业务开办的监管限制多
处于防范风险的考虑,监管当局在业务监管上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限制较多,对农村信用社新业务开办控制较严,造成农开办新业务申办过程环节多,审批复杂。最近虽然监管当局在农中间业务的准入上有所放开,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准入条件任然较严,如开办商业汇票承兑业务,从现到时到大区行,层层审查,最终还是大多数地区未获批准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村信用社开办新业务的积极性。
三、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用人机制落后,电子化水平低,清算渠道不畅,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
1.观念落后,社会公众对中间业务认识片面
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中间业务管理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外宣传公关力度不够,各种媒体宣传我国农村信用社还都是传统业务,多数客户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尚不认识,知之甚少,中间业务没有全面地渗透到社会公众中去,很多中间业务品种无人问津,使中间业务的拓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2.农村信用社没有充分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存,贷等传统业务的开拓,束缚了思想,造成了经营观念的陈旧,以传统的信贷业务收入为主要来源的经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将中间业务视为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延伸和扩充,稳定客户和竞争存款的一种手段,把中间业务当做附营业务项目,往往用能吸引多少存款的标准来衡量开办中间业务的作用,没有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金融产品来开发和运用,没有把中间业务作为实现资产多元化 ,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因而没有像抓存款来源,抓信贷资产质量那样重视和拓展中间业务,乐意对传统业务付出较大成本,不能从经营战略上把中间业务作为现代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的三大主业之一,对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的思想认识不明确,市场定位存在就偏差,往往把中间业务视为“副业“,唯恐影响存贷款业务,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3.业务管理不规范
我国农村信用社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治理体系。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明确,缺乏全局性。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农村信用社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
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才保障体系跟不上
我国农村信用社缺少专业人才。农村信用社员工整体素质较商业银行偏低,部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淡薄、开拓能力不强,业务全面、理财知识强的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缺少。
四、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比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国外的发展有巨大的差距,但在发展的条件和背景等各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结合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实条件和背景下,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农村信用社要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各联社、各信用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更新观念,要真正解决认识问题,首先是解决对中间业务观念模糊的问题;其次是解决对中间业务在短时间内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还要根除认为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体业务的错误思想,中间业务既是银行的服务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巩固和发展庞大客户群的主要手段之一,农村信用社要正确理解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辩证关系,改变中间业务是“副业“的看法和做法,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思路,把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同等起来,共同促进。
2.农村信用社要把中间业务的营销列为主要认为之一
对待中间业务就像对待存贷款一样,真正把中间业务摆到议事日程之上。定期培训中间业务知识,一是组织农村信用社主抓业务的领导和专业知识全面的工作人员到中间业务开展比较好的商业银行,沿海地区农村信用社去观察学习取经。二是通过聘请专家举办中间业务专题讲座,对高管人员和业务精英进行 强化培训。三是要强化员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素质和服务技能,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作风,真正树立农村信用社大服务的物业观念。
3.加强推广宣传,提高公众认识
农村信用社要转变经营模式,规范业务管理。要推广新的产品,首先要让客户了解产品,把专业理论通俗化,根据市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向公众开展知识普及,扩大中间业务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对中间业务的认知程度,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让中间业务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真正成为金融商品进入市场,实现中间业务服务的价值。
4.加大技术投入,注重中间业务人才的培养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运作水平。一是对农村信用社应增加中间业务的科技含量,引进和培训中间业务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中间业务的运作水平。二是加大产品研发与经销力度,农村信用社现价段应对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进行认真梳理和整合,认真分析现有中间业务品种的现状,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对高附加值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研究,尤其是要积极研发围绕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适合三农需要的新的中间业务产品。
五、结论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行混业经营是世界银行的总体趋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面对外资金融机构金融进入我国市场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刻不容缓,而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信用社,要更加把劲。要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包括外部宏观的和内部微观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研究相应的对策,开展合适的业务,要做好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准备,硬件是要准备一定的基础设备,要做好产品开发。软件则是对内要做好思想认识工作,对外要做好产品的营销工作,在政策层面上,决策部门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都应该为和谐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发挥自己的力量,做好协调监督工作。
我国农村信用社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历程明显不同,这与我国特殊的国情密切相关,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为我国寻求一条有针对性的特殊发展道路,才能使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成功。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几条措施就能解决得了的,它更需要经济的发展来带动,以及农村信用社制度的逐渐改革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杨代平,龚卫东.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障碍与策略[J].南方金融, 2004,(01)
2、马素玲. 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10).
3、寇慧海. 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对策[N].河北经济日报, 2007-04-11
4、王树祥. 农村信用社应积极拓展中间业务[N].金融时报, 2005-06-30
5、何羽.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 2004,(07).
6、李梦觉,曾小玲.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