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多头开户现象多,许可证管理流于形式
(二)随意压票、退票、裁留挪用客户和他行资金
(三)受理无理拒付,不按规定计扣滞纳金
(四)违反规定附加条件,人为阻塞汇路
二、银行结算业务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利益驱动,缺乏自我约束
(二)法纪观念淡薄,信用观念差
(三)领导重视不够,管理监督不力
(四)改革措施不配套
三、银行结算业务改进设想
(一)加强帐户管理,规范帐户的开立和使用
(二)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结算管理
(三)健全结算管理机构,加强结算队伍建设
(四)完善电子联行的有关管理办法
四、结语
内 容 摘 要
银行结算是连接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纽带,是实现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对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益,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银行对结算进行了改革,加强了管理,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不少银行、城市信用社和企业存在着不讲信用,不执行结算纪律,结算秩序混乱,结算速度慢,在途时间长的状况,影响了银行的信誉。如何实现结算秩序的根本好转,树立良好的银行信誉,是当前金融工作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就目前银行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做简要阐述与剖析,同时对银行结算工作提出几点个人意见。
我国银行结算业务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自人民银行总行发布《关于加强银行结算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整顿结算秩序、扩大转帐结算的通知》以及电子联行入网行的不断增加后,新规定、新事物也带来了新问题,暴露了我们银行结算工作中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多头开户现象多,许可证管理流于形式
由于目前的金融体制管理模式,各家银行业务基本划定,企业开户又实行许可证制度,企业往往遇到结算问题不敢告诉银行,有的企业就想方设法多头开户,把辅助帐户演变成基本帐户,这样企业既可在结算上获得便利,又可在资金上得到另一个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问由于激烈的竞争,一些银行作出拉进一个存款户受奖,被拉走一个存款户挨罚的决定。一些银行以放松结算管理、现金管理甚至以牺牲结算制度为代价,取悦企业,拉企业在本行开户。从客观上又助长了企业多头开户。
(二)随意压票、退票、裁留挪用客户和他行资金
及时办理结算业务,是实现社会资金正常周转,商品流通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有不少银行在办理结算过程中压票、随意退票现象十分严重,给银行造成不好的影响,其中既有国有银行,更多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1、故意压单压票,不及时汇划款项,提出票据,解付票据,往往要压几天。如杭州市工商银行开户单位甲企业在1995年3月31日,向在市区某银行开户的乙企业收取货款时(金额24.5万元),乙企业同意支付,但乙企业的开户银行为完成存款考核任务,故意压单两天,致使甲企业不能及时归还银行借款,多承担两天银行贷款利息。
2、任意退票。有的银行以“印章不清”、“大小写金额书写不规范”、“票根未到”、“帐号与户名不符”等借口,无理退回他行票据。有的弄脏票面,使印章模糊,嫁祸于人,退回票据,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3、截留挪用客户或他行资金。有的银行采取更改账号等手段,把跨行的票据截留本行,无偿占用他人资金,以增加本行存款。
(三)受理无理拒付,不按规定计扣滞纳金
目前,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回款率低是异地结算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杭州市工商银行统计,1994年托收承付的回款率仅为45%左右。这既反映了企业不讲信用、不遵守结算纪律的现状,也反映了银行结算纪律松弛,监督不力的问题。一些银行偏袒一方,受理企业以“无款无合同、经办人不在”等借口提出的无理拒付,甚至擅自拒付退票。一些银行对开户单位延期划回的托收承付不按规定计扣滞纳金。
(四)违反规定附加条件,人为阻塞汇路
《银行结算办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统一结算制度,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必须认真贯彻、严格执行;其各项规定,非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不得自行修改和变更。”但在现行结算工作中,专业银行我行我素,自行制定结算“土政策”的情况层出不穷,把人民银行制定的统一结算办法、制度给以种种限制。由于这些大大小小没有通过人民银行批准的“土政策”出台,使人民银行设计的结算工具功能大打折扣,结算监督相当被动。
此外,结算制度、联行清算制度也存在着某些不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问题。如票据化程度低,托收承付办法不适应,结算环节多,导致结算速度馒、资金在途时间长。
二、银行结算业务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新旧体制正处在转换过程之中,改革措施尚未完全实施到位,银行和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所致。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利益驱动,缺乏自我约束
以压票、退票来占压客户和他行资金,以牺牲结算纪律为代价来拉客户、拉存款,相互设卡,拒绝受理或代理他行正常结算业务,以种种借口来拖欠、拒付贷款,以多头开户来逃避还贷。这些明显的违章违纪行为,都与追逐小集团的利益和个人利益有关。银行增加客户,增加存款,增加收益,必须通过改进服务和增收节支来实现。
(二)法纪观念淡薄,信用观念差
很多银行、企业的领导和经办人员法纪观念淡薄,在结算工作中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人情,不讲纪律讲私利,不讲职业道德,有的甚至利用结算作案。同时,有许多银行、企业信用观念淡化,“占用他人资金出效益”、“拖欠出效益”的思想相当严重。在这种意识支配下,一些企业把无理拒付,开空头支票,任意占用他人资金作为创效益的一种途径。一些银行无视自己的信誉,任意压票退票,截留客户和他行资金,以邻为堑,损人利己,完全忘记了信用机构的灵魂在于它的信用。
(三)领导重视不够,管理监督不力
很多银行的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银行结算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把结算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重贷款重存款,轻结算的倾向带有相当的普遍性,以至对结算工作中出现的严重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究,实际上是对任意压票、退票起到了姑息纵容的作用。
人民银行没有真正认识结算、清算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对结算工作重视不够,监管不力,对银行结算中的违章违纪行为处理迟缓,处罚不力,也是当前银行结算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改革措施不配套
近年来,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使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结算办法,以及银行之间、企业之间、银企之间的经济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银行结算需要资金、信贷、稽核等工作相配套。信贷资金和汇差资金的管理办法不配套,在银行银根收紧时,汇差资金被发放贷款,直接影响支付和清算;专业银行内部资金调度不动,调度不及时,人民银行用于头寸折借的资金不落实,也影响资金清算的顺利进行,贴现和再贴现资金不落实,影响商业汇票的推广。
三、银行结算业务改进设想
当前银行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既有结算办法、制度尚需完善改进之处,又有“有法不依、查处不力”的原因。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和加强银行结算工作。
(一)加强帐户管理,规范帐户的开立和使用
目前,企事业单位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十分普遍,造成资金分散,削弱了银行的信贷、结算监督和现金管理,扰乱了结算秩序。因此,对企事业单位开户,人民银行必须加强管理,设立监督机构,但也要适应银行和企业改革的实际需要。按照这一原则,可将企事业单位的帐户划分为基本存款帐户、一般存款帐户、临时存款帐户和专用存款帐户,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作为主办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帐户,主要用于办理正常的转帐结算和现金收付,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该帐户办理。
要严格实行开户许可证制度。企业单位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必须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人民银行要建立帐户管理数据库,运用计算机管理帐户。
(二)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结算管理
强化结算管理是维护正常结算秩序的重要保证。各银行要加强对结算工作的领导,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执行结算制度,认真办理结算业务。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所辖银行结算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为此,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要实行结算岗位责任制度。各银行必须建立和落实结算管理目标责任制,实行主管行长和会计部门负责人负责制。要确定各基层柜组和经办人的岗位职责,将结算工作的任务分解落实到人。
2、要实行结算质量考核制度。各银行要对所属行处进行结算质量的考核,将结算管理和执行纪律的好坏,纳入本行领导、会计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政绩、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3、要健全社会监督制度。推广“三公开一监督”的做法,即公开结算方式,公开银行的结算业务处理时间和进帐时间,公开企业办理结算的注意事项,实行客户公开监督。
(三)健全结算管理机构,加强结算队伍建设
结算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是造成结算管理薄弱、纪律松驰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迫切需要健全结算管理机构,充实结算人员。人民银行、各银行的管理行,特别是市(地)级分行一级,会计部门都要设立专管结算的机构,配备相应的结算管理人员。这样才能负责本地区、本系统结算的组织、宣传、培训、协调和管理工作。
(四)完善电子联行的有关管理办法
电子联行要从源头抓起,确保转汇清单填制的正确无误,在此基础上严格查询查复制度,对查而不复的要制定相应的制裁措施。建议清算中心设立查询查复投诉机构,对查而不复的行处进行通报批评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信算中心应延长开机时间,确保当天的汇划业务资金当天入帐。
四、结语
总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银行的结算工作愈来愈重要。当前银行结算工作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存在较多,原因复杂,改进和加强银行结算工作也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其中最根本的措施应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人民的监督机制,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来指导银行结算工作。
参 考 文 献
1、王宇,银行结算业务,2005 年7月
2、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3、娄祖勤,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4、刘春志,银行结算与支付结算,中南财经大学,1998年5月
5、张小燕,银行账户管银行账户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西安金融,2006,(2)
6、张瑞,肖健,更新管理手段加强账户管理,金融之窗,2004,(5)
7、杨毅,基层支付结算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金融会计,2004,(11)
8、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司,银行结算制度汇编,1989-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