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图表中可看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规模增长迅速,特别是在07年达到了量的飞跃。
(三)理财产品品牌不断增多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系列,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较具有标志性的例如在2002年10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各分支机构全面推出针对个人高端客户理财的零售金融产品—“金葵花”理财品牌及服务体系。此外,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交通银行的“得利宝”等,都已成为知名的理财品牌。 2004年,招商银行又推出“财富账户”,实现了从银行卡阶段到账户管理阶段的跨越。
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存在问题
1、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虽然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产品由单一固定性收益向高风险高收益上转变,但在总类上来说,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都大同小异,仅局限于储蓄、保险、基金等的简单组合,产品的创新能力不强。由于我国尚未市场化,许多金融产品的利率都是统一固定的,金融产品之间的风险差异很难通过产品反映出来。
2、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仅以客户财富规模作为服务划分标准,而没能根据年龄、家庭生命周期、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客户进行更为深入有效的细分,并进而挖掘发现目标客户的潜在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理财产品服务方案,导致理财产品的差异性和个性严重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
3、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商业银行未能按照符合客户利益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应性原则设计理财产品,没有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进行产品开发和投资组合设计,没有应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预测理财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没有设置相应的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和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二)理财市场存在问题
1、理财理念在市场上还未形成
长期以来,大部分的中国居民都有着“财不外露”的思想,对于把钱交给别人来管感觉不可思议,他们更乐于接受银行客户经理对手中资产如何配置的建议,而不是将自己的金融资产交给客户经理来安排。
2、市场定位不准
目前,国内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定位于少数高端优质客户,限制了理财业务的发展。应该仔细研究市场,研究不同客户的需求,主动发现市场机会,就中高端客户而言,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但实际上,目前个人理财普遍倾向于对客户资产提供有关储蓄和国债方面的静态的理财建议,至于向客户资产提供的有关投资方面的动态理财建议,当前仅限于银行本身代理的几个基金和保险。
3、市场营销能力欠缺
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的营销上基本上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即使是一些不错的理财产品,实际了解的客户也并不多。银行未按客户需求实施整合性营销,营销能力弱。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营销渠道仍是营业网点,银行无法与客户实现无缝对接,且让客户无法得到完全服务或只能得到部分服务。而且银行网点设施落后,绝大多数营业网点仍延续着传统的以记账算账为主要内容的运作模式;网点内的结构仍以传统的窗口式服务为主,工作人员以会计员、出纳员、储蓄员为主,没有个人客户经理,业务人员不知营销、不懂营销、更不会营销,各种新业务在网点营销中往往受阻,网点营销功能弱。
4、缺乏对理财业务市场的有效管理
银行为客户办理理财业务是适应市场发展的自发行为。至今,并没有非常完善的相关法规对银行理财业务进行规范。因此,银行理财业务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5、理财人才缺乏
个人理财业务是国内的新业务,受国内教育发展的制约,国内个人理财市场的专才人员多于通才人员。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目前,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高手”更属凤毛麟角。
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创新力度,拓展理财业务品种
个人理财的重点是理财产品,产品的目标是在实现客户财物安全的同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产品的进一步丰富,是银行理财业务能够向前发展的基本条件。创新个人理财金融品种的设计初衷与服务内容应以客户为中心产品设计着重市场,根据市场的形势走向,设计出以受客户欢迎的产品,要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为目标,品种结构以代理投资为核心。个人理财业务的积极创新,对于商业银行竞争优势的培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可以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前提下创新业务。一是加强理财产品和服务的整合。二是加快理财新产品的创新,提高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能力。
(二)细分目标市场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
要确定客户的需求,首先要细分市场,根据现在市场的发展状况、个人的物质和心理需求定制出不同的个人理财产品,在实现客户资产保值及增值的同时,又客户在心理上有了种满足感,体现了产品人性化的特点,拉近了客户和银行之间的距离。在我国,商业银行可根据这样几个标准来细分个人理财市场:(1)根据地理角度进行市场细分。(2)根据个人客户拥有的资产和生活方式不同进行市场细分。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的价值贡献度和承受风险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客户市场的细分,针对客户的不同特点,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
(三)制定适合发展的营销战略
首先夯实基础,通过整合现有产品,提升服务层次,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居民的货币资产以储蓄为纽带,在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并从这些业务办理进程中得到综合的效益,逐渐聚集起核心个人客户群体。
其次加强合作,商业银行应该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的合作,从现阶段互相业务代理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接触。
(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否能被推广,关键在于客户经理的整体素质。强化专业性的系统培训,重点加强投资理财知识、客户营销技巧、理财方案设计的培训。可以通过与证券、保险等行业的横向交流使理财人员全面掌握各类投资市场知识。建立专业理财规划师的认证体系。对现有的理财顾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
(五)加大银行风险防范力度
1、金融理财风险防范必须具备系统性,理财业务风险应当纳入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
2、增加风险评估的透明度。
参 考 文 献
[1]徐燕.论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1)
[2]刘小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3]李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
[4] 许棣.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广西金融研究, 2008,(08).
[5]陈美芸.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J]经济师2007,(07).
[6]刘旭光.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 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