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国际收支变化
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则会造成本币升值。从国际收支状况看,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在近十年一直维持较大的顺差。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流入国,每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高达500亿美元左右。这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况使得我国近年来的外汇储备节节上升,已经远远超过了满足正常支付所需的储备水平。所以,根据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也会产生升值趋势。
(3)、通货膨胀的变化
当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不相等时,则通胀相对严重的国家的商品和劳务的国际竞争力会被减弱,实际利率被降低,进而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而对汇率产生间接的影响。在中国的通胀水平高于美国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内贬值,则人民币相对购买力下降,这样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得到缓解;反之则面临升值的压力。
(4)、热钱的流动
热钱主要用于国际投资,其目的是规避风险,获取最大利益。因为我国的经济一直都是稳定高速发展的,所以其他国家的投资者选择到我国来投资和投机。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可以在短时间获得较高的利益,这些投机者便纷纷将他们的热钱投入进去。根据经济学理论,当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投机资本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现象,这也是人民币升值面临很大压力。
二、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由于我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等,人民币升值削弱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降低了我国以粗加工为主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使得资金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使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大量的资金注入使得技术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
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拉动内需
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贸易扩大,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调整,经济发展趋于平稳增长。而出口贸易结构也随之调整,我国出口企业要顺势进行改革和调整,从发展的意义来说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在国际经济贸易市场中,我国国际贸易是以内需为主的,对外出口贸易保持在一个特定的发展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已经从粗放式的经营发展道路,逐渐转变为效益导向型也就是追求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人民币的升值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改革具有推动作用,进口贸易促进国内消费,改善内外经济平衡,稳定我国经济贸易发展态势,对我国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
曾几何时,“重出口,轻进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随着金融危机,国外经济不景气,我国对外贸易热情下降、冷却。对外市场的遇冷导致内需的增加。为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国家开始明显加大对内需求的投入,希望以此为突破点,由内需带动外需,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使我国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取得一个优势地位。
3、平衡、缓解与各国的贸易摩擦和矛盾
2006年至2010年间,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或贸易矛盾有70件左右,而2011至2015年间则激增至140件左右,足足翻了一倍之多。以光伏产业为例,美国、欧盟等国等经济体对我国的光伏产业采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使得我国光伏产业迎来寒冬,其龙头无锡尚德更是彻底破产。而最终这场双反案在高层的协调性达成短暂共识,淡出人们视线。
这些类似的摩擦和矛盾主要是因为一些欧美国家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降低他们的出口成本,提高对我国的进口成本,以此来提高本土产业的竞争力,削弱我国出口产业的竞争力。而长远考虑,可以通过适当的人民币升值来平衡与各国的摩擦、减少和各国的诉讼、缓解对各国的矛盾。
三、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
1、出口受到制约,贸易顺差减少
人民币升值会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外汇价格,使其成本与售价上升,削弱其国际竞争力,最终抑制我国产品的出口,且我国现阶段出口较多的是纺织品等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产品,一旦丧失价格优势,所面临的打击将是巨大的;此外,人民币升值会刺激国外产品的进口和消费,从而导致贸易顺差的减少。
外汇储备面临缩水
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国力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经济交流密切程度,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支撑;而同时也意味着当人民币升值后我们的外汇储备价值面临缩水,经济实力下降,尤其是近年来美元持续走弱,不断贬值,人民币缩水更是严重,这将大大削弱我国抵御各种金融风险的能力。
外资投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
人民币升值使得国际资本在华投资减少,因为相同的外币投入在人民币升值后换得的资源少于未升值之前,使得国际市场对华的吸引力降低,转而投资印度等国家,导致就业岗位也减少,就业压力增大。
此外,人民币升值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使得从属于这些产业的公司采取裁员等方式减少开支。这些员工的下岗也使得就业压力增大。
金融市场风险加剧,制造资产泡沫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完善,用来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而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巨大,金融体系抵御冲击的能力脆弱。而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升值预期,吸引更多资本的流入,制造更大的外部不平衡,甚至会制造虚假繁荣和泡沫,误导经济向非理性方向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国内外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柄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共存,面对这把双刃剑,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把握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真正将本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
四、政策建议
如今我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进出口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人民币升值可能会给我国和世界带来的经济影响,我们需要正确对待,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是应对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影响的最佳措施。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应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新兴产品的力度,努力使产品附带高价值;此外还应该通过营销策划、管理改革等方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企业的核心凝聚力,在国际上竖起自己的牌子,打出自己的名头。
拉动内需,提高就业率
通过促进国内市场的消费,扩大国内市场对消费品的需求量,由原本的以吃穿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向住、行、教育、旅游这些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过度。而这些发展性和享受性活动又能促进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国内就业岗位。
拉动内需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就我国的基础设施而言,虽然在这方面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和大多数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这种差距在西部更为明显。此外还有关于环境保护和民生建设等方面的设施需要大量投资。
深化外汇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
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应该深化外汇体制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我们应该坚持渐进式的升值策略,控制人民币升值的脚步和节奏;结合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影响,综合考虑,以稳定人民币汇率为主。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截止2009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近2.4万亿美元。据估算,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约在8000亿~10000亿美元左右,巨大的超额外汇储备既浪费资源,形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又容易遭人诟病,应有序进行改变。可考虑使用超额外汇储备购买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或以海外投资等方式,把货币储备转化为实物储备,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通过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做到藏汇于民,这样既有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又可以通过民间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来缓解贸易不平衡问题。
加强贸易合作,减少贸易摩擦
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上升,这固然能缓解贸易摩擦,减少贸易矛盾,但我们更应该加强贸易合作,加强区域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双边、多边贸易交流。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