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企业从银行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二)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当前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品种
1、信用贷
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满足客户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其适用对象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居民、个体经营户;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并在诸暨市域内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的小微企业。
2、经营贷
指该行为服务区域内符合本行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流动资金周转、购置或更新经营设备、支付租赁经营场所租金、商用房装修等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的投向对象主要符合本行信贷政策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或主要合伙人、主要自然人股东等。
3、连贷融
指在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前,本行根据借款人申请,对其需要续办理的授信业务进行审核。对符合“连贷融”贷款要求的客户,在贷款申请核准同意后,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将授予其临时还贷额度,企业无需自筹资金还款,在签订新的借款合同及落实相关担保手续后,银行为其提供新的一笔贷款,资金用于偿还其原贷款,实现新贷与旧贷之间的无缝对接。其适用对象为符合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还旧借新贷款条件的优质借款人。主要包括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和优质个人客户。
(三)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做法和特色
1、以立足本土金融服务为特色的“草根”模式
浙江不少地方的小法人银行与金融服务机构,与小企业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形成了特有的出身“草根”、服务“草根”的融资模式。如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小企业成长伙伴”定位于力推中国式“穷人银行”模式,将服务对象从小企业、小微企业扩大至被征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拓展了银行业竞争的新领域。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以“发现市场—创新产品—组织营销”的思路和步骤,积极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形成了“立足县城,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立足本土金融服务的“草根”模式展示了银行服务小企业的全新理念,致力于为“三农”和城镇社区提供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
2、实行关系型贷款业务
打造成“立足于农村的社区银行”,其市场范围由县市缩小至乡镇,其业务在狭小的农村社区内进行,内部工作人员来自当地,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由此而深入农村社区的内部,在逐渐熟知当地农户、中小企业的情况下而形成“人脉、地缘、讯息”优势,并且形成了关于搜寻、传导及运用中小企业客户“软信息”的相对优势。由于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侧重于关系型贷款业务的发展,所以逐渐的形成一批忠实可信的服务对象,并带来稳固的资金源,使得核心存款所占总资产的比重大大提升,从而降低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为客户提供大量品质优良的贷款。而关系型贷款恰好满足了农村中小企业多样化、零散化、个性化的资金需求,推动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
3、新模式严格控制贷款审批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在原有贷款流程的基础上,创新模式,提出了“小企业财务数据分析调整表”。根据实地调查的情况对小企业提供的报表进行核实调整,更准确地反映该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且对小企业法人或贷款人的个人信用状况、人际交往关系等做出评估,确保贷款人的偿债能力,以免导致坏账的产生。
(四)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优势
1、地缘性优势
地缘性优势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为农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存在较为显著的比较优势。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立足于本地市场,能够以最小的成本了解到农村地区的消费、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与小微企业的业务往来很好地克服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好地判别贷款风险,从而确切、带有选择性地去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问题。这个特性不但使得银行借助于自身的人缘、地缘优势可以在当地市场占据主导位置,也可以使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与当地小微企业维持共生均衡的局面。
2、经营性优势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原本就诞生于农村地区,相比于其他金融机构,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存在较为显著的比较性优势。它伫立于本地市场,能够以最小的成本了解到农村地区的消费、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很好的克服了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问题,对贷款风险具备较好的判别能力,可以通过放贷获取充足的安全获利空间,从而确切、带有选择性的去解决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这个特性不但使得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借助于自身的人缘、地缘优势而在当地市场占据主导位置,也使得当地中小企业得以维持共生均衡。
3、商业化运作,独立性强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是独立的法人机构,其经营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与农村信用社相比较,不承担国家政策性业务,且无历史包袱,受上级行政部门的压力干预少,这些使得村镇银行商业性特征更明显,令其经营更市场化。
三、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贷款定位不明确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采用的是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经营模式,基于利润化的驱使,虽然村镇银行立足于农村市场,主要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但是其主要客户都是一些资金雄厚、信用级别较好的小微企业。相比之下,那些缺乏抵押品、实力贫弱的企业则较少得到村镇银行的“青睐”,他们的困境难以得到解决。因此,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定位上偏离了其最初的宗旨,这样就无法解决当地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更无法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符合小微企业自身需求的贷款模式
尽管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设立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并且具有发展该业务的优势,然而其主要精力多为扩张贷款规模,较少进行贷款新模式的开发,其贷款模式基本上与农村信用社雷同,缺乏符合当地小微企业需求的贷款模式,没有将当地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及人性化服务作为其发展的基础。
(三)贷款风险高且收益低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户及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也就是基于我国的农村经济而发展,而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是生产波动大、缺乏承担高风险能力及效益低下。因此,这种效益低、风险高的特点会传递至银行的贷款业务经营之中,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存在高系统风险。而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的弱势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相对于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有如下特征:(1)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在运营过程中面临较高的风险,缺乏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缺少充足有效的可抵押资产。农村当地中小企业没有充裕的贷款抵押物,不具备承担债务的能力,并且缺少了法律条文及完善的担保体系的支撑,在寻求贷款担保时也面临较大的难度,对银行的审慎监管产生了压力;(3)当地中小企业大多是以缺乏完善的财务数据的类型为主,制度极为混乱,没有基本的财务报表,相关信息的披露也远远不足,缺乏真实性。
(四)贷款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缺乏
相比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并没有较高的标准,从而导致了其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并且由于村镇银行较为特殊的服务领域,其资产主要投向当地中小企业及农户,这种集中性将加剧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贷款风险。此外,有关政策的倾斜性也定将引发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惰性,这会削弱银行对于贷款风险的抗御能力。其次,诸暨联合村镇银行采用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经营模式,在经营的初期并未实现优良的业绩,所以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去对其贷款、经营风险进行管理,倘若管理成本过高,银行则难以承担。
四、推进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市场定位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宗旨是解决“三农”问题,为当地的农户及小微企业提供资金,但是当前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贷款过多集中于部分实力强劲或有抵押、担保的企业,可是这些群体属于当地的“中产阶级”,其他的没有抵押担保或是发展滞后、实力弱小的小微企业,其可获贷款的几率过低。由此来看,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已经稍许偏离了当初设立的初衷。未来其可以以市场化经营为原则,确立明确的目标市场,必要时政府予以政策扶持,帮助小微企业寻找好的项目,保证其还款来源,使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能切实去解决贫弱型小微企业及当地农户的资金需求问题。在这个难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改善农村人口的经济状况,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二)政府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扶持力度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发展必须要得到政府的扶持,应得到政府政策的相应照顾。首先,政府可以加强对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宣传力度,通过提高其服务质量来改善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在公众心中的印象,进而获得当地小微企业的信赖,吸引更多的小微企业来存放资金、借款融资。其次,政府可以为诸暨联合村镇银行提供财政补贴,比如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相应补贴,使得银行的运营风险及成本降至最低。再次,政府可以构建政府担保平台,为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在银行发放贷款之初,由于对客户的了解有限,可以由政府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农户、小微企业及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向该机构交纳一定费用,该机构通过获取相关信息来掌握借款方的信用级别,以此作为是否为其担保的准则。此外,该担保并非全额担保,而是由担保机构与银行共同承担贷款风险,这样可以降低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贷款风险,也可以适度规避道德风险。
(三)创新贷款模式,防范信贷风险
1、实行联保方式
当前,我国小微企业很多都缺少抵押物,因此,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可以实行联保方式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具体为:在那些小微企业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5-10个小微企业为单位设立一个信用小组,该组的某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贷款负有连带责任,通过按期举行会议的方式来陈述各自的贷款规划及情形,从而产生监管制约的效用;此外,小组中的企业应交纳一定数量的风险准备金,以防当某个小组中的某个企业未按期还款时,通过风险准备金来补偿村镇银行的损失,一旦某小组的一个企业未能按期还款,则其他企业将要等到该企业还清款项后方可重新申请贷款。在诸暨联合村镇银行设立的信用小组中,企业所处的行业应较为分散,这样可以防止小组中的企业同时遭受行业风险,有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通过实行联保方式,不但可以降低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还可以解决小微企业缺少抵押品的难题,进而能够有力地推动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顺利发展。
2、“一人一行业”模式
由于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虽然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时会通过现场及非现场调查的方式去获取企业信息,可是一旦银行对该行业了解不透彻,便无法切实地判定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程度。因此,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可以培养专业的行业研究员,通过“一人一行业”的模式去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由专人负责某一行业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基于这种方式,个人可以凭借不断的经验积累及自我的学习来对自己所负责的行业形成深入的认识,进而准确地判定出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风险程度。
(四)构建可行的信息管理机制
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与小微企业构建合理的银企关系,构建可行的信息管理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对于诸暨联合村镇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具有重要意义。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便是信息管理,其可以充分利用央行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在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过程中建立有关小微企业的资料档案,档案要求完备、系统,将小微企业的自身状况、发展潜力、信用级别、财务数据记录在内,并在以上资料发生变化时及时加以更新,这样便形成了贷款风险管理的一个依据。另外,通过构建信息管理机制,可以更好地划分小微企业的信用级别。传统商业银行通过内部的信用部门来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级,诸暨联合村镇银行也应据此来为小微企业客户打造专属的信用评级体系,这样不但使银行可以对小微企业客户进行更完善的管理,也促使小微企业更加注重对自身信用级别的维持,推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敏敏.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06(02)
[2]方贤军.商业银行小额贷款若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
[3]王琦.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浅析[J].经营管理者.2009(16)
[4]宋魁.农村合作银行贷款风险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5)
[5]杨珊珊.我国大型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
[6]孙兴晓.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定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
[7]黄文彬.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的现状及风险控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2)
[8]肖文君.研读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出路[J].金融与经济.2006(12)
[9]黄志豪.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探讨[J].南方金融.2006(9)
[10]郭田勇.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