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研究报告》2013年第19期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3)之四—中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3、经营能力方面
银行经营能力由两个指标来衡量:①股权乘数,即资产总额/股权,主要反映经营者利用杠杆的程度。它是银行利用金融杠杆程度的直接反映,即银行的每一元股本必须支持多少资产,从而得出银行的资产中有多少是需要通过债务来获得。②资产利用率,即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直接反映银行资产收入水平,表明管理者利用资产获取营业收入的能力。 在股权乘数方面,由于股本必须承担银行资产的损失,因而乘数越大,银行潜在的股东收益就越大;但另一方面,乘数越大,也就意味着银行破产的风险越大。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真正商业化以后,越来越强烈的风险意识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乘数应该向着一个合理的水平发展。 在资产利用率方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贷款利率向上浮动有限,高息的个人业务所占比例较低。尽管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逐步放开了我国商业贷款利率上限,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扭曲,有效的利率价格机制尚没有形成,造成利息收入与总资产之比低。二是非利息收入与总资产之比也较低,这是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业仍是分业经营,同时传统中间业务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展。综上因素,导致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利用率低。
4、安全性方面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评价一个银行的竞争力,必须分析其事关稳定和发展的安全能力。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防御和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资金损失、努力保全资产和负债的能力。
5、不良资产率方面
不良资产率,是衡量银行资产质量的最常用的指标,两者负相关。不良资产对银行发展具有严重影响:一是不良资产比例越高,回本利息就越少,资产流动性就越差,收支就会失衡,严重的会导致支付危机;二是不良资产比例越高,占用资金就越多,贷款可用资金就会越少,生息和利润来源就越少,甚至出现亏损,导致银行危机,降低银行竞争力。
三、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竞争力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中,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而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独特的能力。因此,“核心竞争力”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关注和重视。
完善公司治理,是提升银行制度创新能力的核心。
制度创新是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企业成长的保障。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看,大型现代商业银行的崛起与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高度相关。提升制度创新力,是构建我国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从现代银行的发展趋看,提升制度创新力,核心问题是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一是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重组上市等途径,加快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二是健全董事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功能,强化监事会职能,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独立、相互协调而又相互制衡的关系;三是实施股票期权、员工持股等长期激励手段,塑造银行管理层和员工的长期、理性行为;四是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充分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
2、开展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的业务水平和经济效益,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内容。
面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银行就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中零售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一项高增长、高回报、高盈利的业务。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存差行,经营是以规模扩张为手段,以上存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具有中国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典型特征。这种集中、单一的业务发虔和盈利模式适应了相对稳定的、封闭的和低层次竞争的市场环境。随着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传统业务遇到了强烈的竞争,也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3、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增长点
应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充分挖掘现有产品的潜力,进一步加强现有中间业务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实行商品化、差别化服务,不断扩大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个人之间的合作领域。要向基本结算户要效益,向中高端客户要效益。加快柜员及客户经理对客户的引导与培训工作,有效地引导高层次客户广泛使用自助设备、银行卡、理财产品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业务,减轻柜面压力,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
4、创造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客户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拥有客户才能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为此,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5、更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为整合有限资源,合理布局,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应加强对金融业务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战略策略的研究,统筹谋划,深入论证,进一步优化调整网点格局,积极筹划营业网点改造资 5 金,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撤并亏损网点,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网点。切实加大网点综合化改造力度,推进网点经营转型。突破传统网点管理模式,把网点整合为多渠道销售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6、增强质量管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从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看,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着重需要构建起以RARO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由传统的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导转向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并重,并引起了银行的组织体系、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7、强化人本管理,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是核心人才的竞争,它直接影着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积极实施全方位的人才战略和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实行人本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通过加快推进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的步伐,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是为未来的市场竞争积蓄力量,努力锻造现代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上要体现个人的贡献度和所承担的风险,合理拉开收人档次。建立合理的人员晋升制度,通过全方位的员工考核,依据员工的能力、业绩和品行,建立能上能下的晋升制度,实行人员的垂直和水平流动,充分创造员工个人发展的机遇和条件,形成人尽其才的用人制度。营造岗位靠竞争、业绩靠努力、收入靠贡献的企业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基层管理者及员工进一步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整体素质的需要,是促进银行全面走向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关于如何提高银行竞争力问题的思考
2、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
3、《研究报告》2013年第19期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3)之二—中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
4、《研究报告》2013年第19期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3)之四—中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