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制定相应法律政策,加强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对于加强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力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民间借贷纳入金融监管的范围当中。如前文所述,民间借贷对于活跃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民间借贷过程中包括借贷利率严重偏高、贷方利益得不到保障在内的诸多问题的产生与对其监管的空白具有密切的联系。将民间借贷纳入金融监管范畴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整顿,其一是将借贷利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其二是提升民间借贷流程的透明化与规范化。第二、增强农村金融监管的投入力度,根据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特点设立监管部门在农村地区的办事处从而实现对农村地区的全面监管。第三、提高农村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员素质,从加强监管部门人员的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两个层面提升其专业能力与素养。与此同时,农村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当从外部引进高素质人才从而带动部门内部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完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担保机制,着力发展担保公司并鼓励其规模的壮大从而实现降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的目标。第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控机制,制定风险预警制度与风险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第三、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从而提升农村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需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努力。一方面 ,政府需要借助出台相关政策的形式鼓励与引导农村担保公司的快速发展,并为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各个参与者应当自觉遵循金融市场上的交易秩序,从而维持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
第一、加快农村金融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的建设步伐,使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信贷市场三者间相互促进并最终实现金融市场整体的协调发展。第二、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在构建三个市场的基础上促进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发展。第三、鼓励与扶持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增加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竞争主体,以金融市场主体间的相互竞争带动金融市场整体运作效率的改善,同时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
(四)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
促进农村保险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扶持与鼓励农村地区保险机构的发展,以政策优惠的形式吸引城市保险机构向农村转移从而改善农村保险的有效供给。第二、增强农村居民的保险意识,通过对保险政策的宣讲促使农村居民意识到购买保险对防范风险的积极意义。第三、规范保险市场运作秩序,打击保险市场中的不当竞争行为,引导保险机构将维护投保人以及被保险人的切身利益作为重要的经营目标。第四、增强农村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理论加技能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村保险从业人员的实务能力。
(五)积极拓宽农村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第一、加强农村企业与以信用社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间的金融合作,一方面,农村企业致力于改善经营状况从而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积极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根据实际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应当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造政策条件。第二、注重农村企业内部资金积累,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三 、以政府信誉为担保构建企业融资平台,一方面为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企业融资的依法合规。
参 考 文 献
[1]严蕻.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及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5(9)
[2] 张钧.关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 王伟.我国农村金融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学术界,2012(2).
[4] 王艳璐.浅析我国农村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新经济,2013(8).
[5] 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4)
[6] 钱水土.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