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融通功能是在保险的基本功能中衍生出来的功能,在如今作用越来越明显。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主要包括筹资功能和投资运动的资金功能。所谓资金融通,就是指资金的集聚、流通、和分配。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主要体现在积聚和分配两个方面[4]。保险公司通过销售保险产品等渠道,吸引、积聚社会闲散资金,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分担社会储蓄的压力,有利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同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着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的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有了越来越大的发挥空间,保险在在金融市场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融资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三)保险的风险分散功能
保险公司是集散风险的中介,它利用收取一定的保费的方式,分散社会风险,将风险集中在自己身上,当风险发生时履行赔付义务。表面上看,保险经营风险貌似只是单指保险公司承担业务的风险,但由于承保业务的风险和融资业务的风险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它所经营的风险也就包括了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5]。
分散风险指的就是提高风险损失的可预测性,最终降低风险。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是保险分散风险功能的主要作用,将集中在某一点的损失通过收取保险费或者直接摊派的方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
(四)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
保险能确保人民生活的安定,转化风险。保险可以将风险通过收取保险费或者直接摊派的方法分散开来或者转嫁出去。风险是不确定的,保险是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实例都说明在发生重大灾害或风险时,是保险的保障功能得以体现的最好契机[6]。从保险业务在我国恢复以来,我国经历了很多次大的灾害,每次大灾难的爆发,保险都起到了应有的巨大作用,同时也是我国保险业得到监会的发展。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使得保险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因为“非典”肆虐,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风险保障需求。2008年的雪灾以及汶川大地震,更激发了人们对于保险的渴求。仅2008年,我国保费的净收入就高达6600亿,比前一年增长了49%,人们对保险保障功能的熟悉也就更为深刻[7]。
三、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之间的关系
保障功能是保险的基本功能,也是保险最重要的功能。保险业的兴起正是基于人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预期风险的防范而从事的一种互助性的制度安排,正是基于这种安排,保险行业的保障功能始终是基本功能。保险的融资功能是继保障功能后的又一重要功能,其关注的是在满足了保险对社会生活及秩序的正常保障之后,如何将保险领域闲置的资金与保障投保人权益最大化、国民经济运转正常化相统一的问题。作为当代社会金融行业的四大领域之一,在保险的保障功能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之后,其融资功能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国家的保险监管部门,还是一批有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认为保险领域的融资功能是继其保障功能之后的又一重要功能,并且这两大功能直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8]。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相互联系
保障功能是先于融资功能的保险首要功能,而融资功能是保险的保障功能之后的又一重要功能。没有保险的保障功能,是不可能产生保险的融资功能的,而没有保险的融资功能,在现代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也是难以持续有效发挥的,可以说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作为保险业这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贯穿在保险的重要功能之中。
(二)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相互依赖
论保险的保障功能与融资功能(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