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巴西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占GDP的比重一直较低。过去20年中,巴西每年基础设施投资平均为GDP的2.2%,2017年巴西基础设施投资集中在交通、能源、基础卫生、住宅和引水等领域的300重点工程项目上。总投资5039亿雷亚尔,其中联邦政府预算投资678亿雷亚尔;联邦州、联邦企业和私人投资4361亿雷亚尔;巴西石油公司投资1487亿雷亚尔。巴西也企图通过增加公共开支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经济增长面临着挑战,因此投资更多的是依靠外资。
(3)印度的基础设施
印度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现在差不多国内一半的国土都没有公路,而质量能够达标的高速公路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四的印度铁路网目前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占印度GDP总量28%的进出口货物目前依靠13个主要港口承担。国家输电网络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大型国有配电公司濒临破产。电力盗窃已是常态,还有近三分之一地区无法获得电力供应。印度目前的基础设施的现状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不相匹配,世界经济论坛最近一项《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148个国家中排名第85。
(4)南非的基础设施
南非是金砖国家的后加入者,但却是基础设施需求最为迫切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非洲大陆人口总数约为10亿,其中40%为城市人口,其中有60%的人居住在棚户区或贫民窟。非洲大陆的城市化过快,城市建设和管理落后,生活用水及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非洲国家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贸易优势。
3.3.5资源禀赋因素
一国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消耗密不可分。由于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分布的不平行,导致各国自然资源察赋的不同,促进了国际直接投资在加工、采挖自然资源等产业的向前推进。俄罗斯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自然资源耗。国内资源消耗很大,进口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消耗的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寻求资源成为了跨国企业国际直接投之一,比如俄罗斯企业到非洲的直接投资就存在着一定的寻求资源的动机。
(1)巴西的自然资源
巴西,约占整个南美洲土地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约占国土的59.3%,拥有丰富的森林、矿产、石油、淡水、黄金等资源。另外,巴西还是咖啡、甘蔗、玉米、橡胶等农作物出口大国。在巴西,甘蔗不仅是制造蔗糖的原料,更是制作汽油替代品—乙醇的主要来源。这种以乙醇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体系,不仅为政府节省了石油进口开支,也支撑着巴西的低碳经济的发展。产量充足及种类丰富的农业资源被誉为巴西经济的“绿色发动机”。基于巴西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各类矿产资源以及农业资源等,有利于中国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跨境转移,因此近年来我国加快对巴西能源行业、矿产开采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的直接投资。
(2)印度的自然资源
印度是最为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人口仅次于中国,自然地理的多样性造就了多种族、多宗教的特征。地域的广阔性也成就了资源大国的地位。印度的云母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其次,煤炭、铁、铝、黄金等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森林资源占据国土面积的23.7%。因此,中国对印度的投资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服务业为主,意在寻求当地的廉价且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资源。
(3)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大陆土地面积的22.1%,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6.4%,是世界上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之一,位居世界第三。煤炭资源丰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达9014.53亿吨,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达148种。其中以有色金属居优势,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均占世界前列。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种子植物即达2.45万种,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在种类繁多的植物中,经济植物即达2411种,不仅提供各种食料、药材、纤维和其他多种工业原料,并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条件。水产资源中有鱼类约2400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占3/5,其余为淡水鱼类。此外尚有甲壳类、贝类和海藻类等。
(4)南非的自然资源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特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它重要的海上枢纽的地位,使其被誉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南非的黄金、煤炭、金刚石、锰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矿产资源种类最为齐全的国家。南非出口黄金、钻石、铂金的收入是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然而南非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相当贫乏,因此,南非为克服能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先后推行了“以煤代油”、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其次,南非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给。而南非良好的气候条件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沃土,主要盛产甘蔗、烟草、各类水果等农产品。拥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葡萄酒庄园,则是南非优沃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最真实的写照。目前,俄罗斯几家重工业集团将南非作为其原材料产地和生产加工基地。
参考文献
1 Давыдов В. Пробуждающиеся гиганты БРИКС. Свободная мысль. 2008,5(1):38-65.
3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7: global value chains; investment and trade for development, UNCTAD, 2017//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official web-site.
4 Weber A.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9.
5 Walter C. Central place theory.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33, 31: 173-212.
6 Krugman Paul. Trade, accumulation, and uneve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1,8(2):149-161.
7 Agarwai P.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Survey.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1980,116(4).
8 Chhabra, Ashvin B. Beyond Markowitz: A Comprehensive Wealth Allocation Framework for Individual Investors. The Journal of Wealth Management,2005,7(4):8-34.
9 Litterman B. Modern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 Equilibrium Approach. Quantitative Resources Group,2003: 118-147.
10 江心英. 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综合动因假说. 化国际贺易问题,2004,(6):66-69.
11 武敬云. “金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 8-17.
12 孙石磊、赵玉洁.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互补性探讨.国际经, 2013,(18): 22-28.
13 Ковалев Н А. Иностранные транс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компании и субъект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проблемы согласованности интересов [T].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науки, 2013: 158-160.
14 Уткин А И. Глобализация: процесс и осмысление. Логос, 2002: 254.
15 Кузнецов А 3. Прямые иностранные инвестиции: «эффект соседства».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2008, 9: 40-47.
16 Приходько С В., Пахомова А А. Российские прямые инвестиции за рубежом. ИЭПП, 2008: 126.
17 Кузнецов A B.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изац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Инвестиционный аспект. КомКнига, 2007: 288.
18 Павленко Ю Г. Проблемы развития корпораций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экономике России: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развити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форм. Экономика, 2003: 138.
19 Kheyfets B.A. Russia and the BRICS. New opportunities for mutual investments [M]. Moscow. “Dashkov and Ko”, 2014: 34.
20 Glinkina M.I. The new direction of Russi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 cooperation in
BRICS [M]. Moscow. Economy Institute RAS, 2014: 21-37.
21 Nikonova A.V. Russian strategy in BRICS: main aims [M]. Moscow. RUFN, 2013: 32-57.
22 Орлов В. А. БРИКС и передовые технологи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и интересы России. Стратегия России в БРИКС: цели и инструменты. Москва. Россий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2013: 67.
俄罗斯对金砖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十)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