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企业进行良好的社会责任管理,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可以获得长远的商业利益。与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其利益相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如沃尔马坚持用SA8000审核其供应商,仍做到了世界第一位,通用电气坚持自己的全球责任观,做到了美国第二位等等,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二)SA8000与中国劳动法的关系
1.SA8000的基本内容
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Social Accoutability8000的英文简称,是全球第一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SA8000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的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主要包括人权、劳工权益和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劳工权益是核心。SA8000标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及世界人权宣言制定而成,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健康安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9个要素(注2)。
2.SA8000与我国的劳动法
SA8000标准是社会良知对资本权力进行的一种制约,它同我国的《劳动法》及相关的法规一样,宗旨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犯。仔细研究一下SA8000的各项条件,可以发现,除自由结社和强迫劳动问题外,许多条件跟我国政府颁布的劳动保护政策都是同的。有些标准如工作时间,我国的立法规定甚至超过了它的标准。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的劳动法制向国际通行的劳工标准靠拢,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的劳动关系规范与劳动权益保障的必然要求。国内企业及早进行SA8000的认证,是顺势而动的明智之举。
在SA8000社会责任标准颁发10年后开始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终止和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结果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实际上是对《劳动法》的部分章节的细化和补充,对照SA8000标准和劳动法条款,我们注意到SA8000标准有关歧视的规定全面、严密、操作性更强,非常切合实际,而劳动法的规定却有所欠缺。比如在现实情况中,一些女工必须签保证不怀孕的“生育保证书”才能上岗,因为怀孕而被辞退,保住饭碗合同期间保证绝不怀孕。另外,工作场所的性骚扰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就业歧视现象也屡见不鲜。如35岁成了就业难的年龄界限,女性劳动者明确处于就业弱势地位,农村劳动者更是被歧视。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专家主张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SA8000标准的执行给企业解雇员工提高了成本和难度,杜绝随意解雇员工的现状,迫使国内企业与国际接轨,这与SA8000原则和精神不谋而合。国内企业应积极学习和利用SA8000,在国内法律的大框架下,迎接欧美等发达国家借SA8000筑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挑战。
(三)实施SA8000的必要性
1.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助推器
SA8000标准是“以人为本”的强大助推器。它把人本管理、商业道德和精神文明等指标化,使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护人有了可操作衡量的具体量化标准。企业的本质应该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在经营中除了对股东负责外,更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助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否则就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引起社会的排斥与抵制,并最终导致企业的损失甚至破产。SA8000则正是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国际标准。
2.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SA8000突破了传统的守则形式,把对企业的非经营性、非技术性要求进行了指标化。这对切实解决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工具,成为衡量企业的道德指数。如果企业切实履行了该标准,那么必然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祥和舒适、员工和谐相处、人才队伍稳定的工作氛围。这样,必然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使企业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推广SA8000认证不仅使国内的用工制度与国际接轨,规避贸易壁垒,也是解决监督众多国内企业遵守新《劳动合同法》的一剂良方。
3.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国际劳工组织的生产率论证机构曾对几个欠发达国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经过简单的改变(包括工厂的布局、职工工资的支付方法、工人的训练和监督的改变等),产品质量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75%,单位劳动和单位资本的成本就下降约35%(注3)。这些经验数据告诉我们,组织和行为因素对企业的效率起着很大的影响。SA8000的实施可以改善企业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工作权益。虽然SA8000的认证和维护费用在短期内会给企业成本带来一定的增加,但从长期来说,实施SA8000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4.有利于企业调整国际竞争战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不可否认,廉价的劳工成本确实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大大增加了我国的对外出口量。但随着世界社会责任运动的不断壮大,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来降低产品价格的做法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抵制。因此,单一依靠廉价劳工优势来生产和扩大出口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一味地追求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反而会遭到国际市场的唾弃。SA8000的实施可以改变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盲目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生产的情况,促使他们通过加大资本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来调整企业竞争战略,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SA8000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
纺织业是中国的传统行业,也是中国对外依存度最高、实现国际化最早的产业之一。近20年来我国纺织服装类产品的出口在全球的地位逐渐上升,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2267.7亿美元,增长23.3%,占全国货物贸易总额的7.6%。其中,出口2065.4亿美元,增长23.6%,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的13.1%;进口202.3亿美元,增长20.3%,占全国货物贸易进口的1.5%。(注4)。
(一)SA8000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积极影响
SA8000主要影响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的纺织行业由于规模和成本的限制,往往忽略了对相关劳工标准的关注,受到SA8000的重重限制,无法通过SA8000的认证使得其出口贸易受到很大影响。
1.促使我国纺织行业出口量的直接增加
随着SA8000标准的推行,众多企业由被迫进行认证转为自主进行认证,按照认证的要求对企业工人工资、福利水平和工作条件等做出改善,通过认证的企业逐渐增多,将有利于整个纺织行业的出口量增加。同时,发达国家消费者非常重视企业的劳工权益,并以此作为消费的依据,而大范围企业提高劳工标准使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得到提升,使企业的产品形象得到发达国家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提高我国纺织业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占有率。
2.提升我国纺织出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包括纺织企业在内的大多数企业都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施加劳工标准的压力,因此获得认证企业的数量较多,在世界上仅次于意大利。这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预示着出我国纺织业在满足国外采购商方面,与没有通过认证的企业相比将会具有更好的市场声誉和市场机会,从而具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拓宽国际出口市场,促进企业出口增加,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3.提高我国纺织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
我国纺织业工人工资水平与各行业相比一直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差,加班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均显示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根本无法达到发达国家所提出的劳工标准要求。对我国纺织业大多数企业来说,不符合这些劳工标准就意味着无法得到订单,使得我国纺织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或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是SA8000的极力支持和推动者,近几年开始,欧美等国家的大型采购商开始加大对我国直接采购的数量和种类,而这些跨国大采购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看重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对劳工福利也非常重视,而现今,SA8000标准的出现给这些跨国公司提供了审核我国出口企业的依据,对我国纺织业大多数企业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人的工资水平太低,职业安全卫生条件也差,仅在这两个方面,我国绝大多数纺织行业达不到SA8000标准的要求,他们生产不符合这些劳工标准就意味着无法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订单,生产的产品就会由于其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技术标准要求而被限制进口,或者由于进口国实施新的强制性规定或标准而被限制进口。
(二)SA8000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消极影响 SA8000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