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生产和加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提高削弱了我国部分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
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我国许多产品由于苛刻的技术要求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约每年增加5%左右。但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扩大和强化,农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1997~199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由144.22亿元下降到128.51亿元,下降了10.9%。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畜产业、水产业、果业、蔬菜等。特别是欧美近年来提出的所谓“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健康食品”,对农产品中化学物质的限量更加苛刻,从而大大削弱了农业欠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农产品资源型、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据青岛海关统计显示,2003年第1季度,山东省仅对欧盟出口的冻鸡就遭退运505.4吨,价值92.7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2倍和12.6倍。此外,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我国牛肉难以进入欧盟市场,猪肉和牛肉几乎不能出口美国,龙眼、柑橘、苹果、香梨均不能出口美国。
(三)严格的认证制度和繁琐的检验程序使我国出口企业很不适应。
由于实行技术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如美国要求进入该国的禽肉必须来自于经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认可的国家和厂家。FSIS首先要对出口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书面材料进行评估,重点审核和评估污染、疾病、加工、残留及守法经营等5个关键领域及检验系统。只有被判定其检验系统和美国的基本等同,该国才可获得向美国出口禽肉的资格。其次,FSIS还要对进入美国市场的禽肉及其包装标签进行认可,标签必须用英文印制。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也是大同小异。目前我国能达到上述要求的企业还比较少。
(四)大大降低了我国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我国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但为了获得国外绿色标志,我国企业还要支付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等间接费用,以及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年费等直接费用,使我国出口畜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成本内在化以及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绿色关税,同样使我国畜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了价格优势。
在我国出口产品频频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中,既有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歧视性贸易措施的原因,也有我们自身的一些原因。
(一)我国出口产业的弱质性
我国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质量水平不高。据专家估计,我国产品质量实际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
1、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出口主导地位,而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居次要地位。随着全球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门槛也随之提高。出口产品生产在低值、低成本竞争过程中,受社会大环境和经济链条的影响,在生产出口产品时对系统的防伪防劣普遍重视程度不够。从有关企业的了解中发现,出口的农副产品、水产品在种养植过程中,对相关的饲料、原料、添加剂、保鲜剂的品质检测,从来没有严格的规范制度,没有从源头上把关防范。
2、技术标准低且标准体系混乱。以德国为例,目前应用的工业标准约有15800种,大多数等同于国际标准;而我国的技术标准约有70%~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而且我国标准体系较为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且标准低,导致了企业产品的出口不畅。
3、生产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生产。就我国农、牧业整体而言,存在着不少弱点:组织化程度低、过分分散、标准化生产差、信息反应迟钝、规模小和应对能力薄弱等。如在全国1600万亩茶园中,有70%是分散农户经营的,难以实施统一的茶叶生产标准。水产养殖业生产过于分散,使得质量控制、标准的实施难以落实。
(二)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
在加入WTO前,我国被长期排除在世贸组织主持的多边贸易之外,使得我国难以应对发达国家成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一方面缺乏充分、稳定、确切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不能以世贸组织的贸易争端机制来解决歧视性的、非合理的技术限制,不能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我国加入WTO后,享受各国大幅削减关税和取消进口数量限制的优惠的同时,国外有的国家为抵消对本国工业的冲击,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贸易歧视,包括动用反倾销手段进行打击。如在浙江宁波销往韩国的带鱼因被检出含有金属物被退货的同时,韩国自产的带鱼内脏中也出现存在钓钩现象,却在没有通过任何检测的情况下就允许上市。有些国家,受正在发生的中外贸易摩擦的影响,做法主观臆断且很过激。如近期欧盟运用改变对我国的检测办法,基本拒绝了中国水产品的进入。
(三)对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准备不足
由于我国宏观管理层次上存在某些漏洞,对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标准缺乏了解,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的指导不够;加上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的不透明性,使我国出口在缺乏宏观层面的指导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而贸易保护主义又以新的特点出现,这与目前我们在各方面准备不足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1、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绿色经济观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保意识虽有所提高,但从整体而言,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因此,我国的环境标准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成为某些国家转移“洋垃圾”的对象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进口的“洋垃圾”从1990年的99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1750万吨,进一步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 论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三)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