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产品技术标准,使本企业产品技术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水平接轨。标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品。2002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7部委发出《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制定行业和地方发展规划、确定重大技术和设备引进、技术改造、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确定名牌产品以及审定免检、免验产品时,实行采标产品优先等措施。
3、及时准确掌握主要贸易国相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外贸公司或出口企业在与外商洽谈出口合同时,一定要研究贸易伙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掌握信息,采取相应的对策。同时我们还应从各种渠道了解进口国对相关产品的技术标准要求。例如各种进口商品的有害物质含量指标,进口国的绿色技术标准(包括生产的、工艺的、产品的标准),绿色包装,绿色标志或标签的要求,以及检疫、检验制度和进口国对国际标准的认证的要求等。相关条款可在合同中注明。出口商严格按照合同认真备货,以免出口货物运抵目的港时,因达不到进口国的各项要求,受到退货甚至销毁货物的处理,甚至连累其他相同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我国企业要积极开展国际质量管理认证(ISO9000)、国际环境管理认证(ISO14000)和产品认证工作,以提高竞争力。ISO9000系列标准是在总结工业发达国家质量管理,质量保证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颁布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广泛的指导性。欧共体规定:“凡是1993年1月1日起进入欧共体市场的产品,它的企业必须按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并得到国际认证机构的认证,否则,欧共体将拒绝外国商品进入欧共体市场”。因此,要想进入欧洲和北美的市场,企业就必须建立以国际系列标准ISO9000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另外,国际标准化组织还于1996年正式颁布了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以规范企业等组织行为,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它是一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其中ISO14000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通行证”。为顺应市场环保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建立产品生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出口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包装要按照“绿色化”要求进行改造,从而获得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5、绕开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与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合作、合资或收购、兼并、投资等方式,发展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规模,这样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利用其营销渠道,并带动相关产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行业组织的配套措施
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改善政府职能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即立足于国际市场,针对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供求关系、价格水平、创新能力、技术标准、产品结构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和对外交流,建立良好的贸易预警机制。要密切跟踪,及时发布,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向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国内外市场的动态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协助政府在WTO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为应对各国对中国农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粮油食品土畜产品商会作了大量的工作,如针对欧盟对中国蜂蜜出口的技术性限制,粮油食品土畜产品商会从源头抓起,专门印制了如何养殖蜂蜜的小册子送给蜂农,帮助企业养殖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蜂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综上所述,出口企业为实现对外贸易的公平性,除了自身要采取有关的措施和对策外,还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及相应的行业组织的配合下,才能有效的应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和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海东:《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2、冯宗宪.柯大钢:《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3、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月
4、杭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2期
5、夏友富.俞雄飞.李丽:《TBT屏障-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2002年第10期
6、刘晔:《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经贸论坛》,2003年第1期
论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