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行业未来一个时期的改革发展,安康烟草必须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为实现“卷烟上水平”战略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
行业发展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对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有必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行业“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的支撑力。树立企业各级管理主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培训下属是自身管理工作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培训的认识上,安康烟草内部各个层面应加强认识,管理层自己不但要认识到,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提升公司在战略制定、决策等事项上的能力和水平,还要认识到 “给员工充电,就是给企业充电,员工综合素质提升越快,企业发展也越快。” ,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作为员工层面,也应该深刻认识到知识能力的水平,对个人的发展及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正确对待培训工作,把培训当作一种福利来看待,真正让培训能带来实效,通过管理者、员工共同参与的全员培训模式,提高整理人力资源的素质,推进安康烟草公司事业发展。
(二)做好培训策略和培训架构制定工作
培训策略与培训架构作为员工培训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而培训策略及架构设计必须要立足于分析培训需求。要达到预期效果,更加具有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培训需求分析是必要前提。然而,这是一项十分专业、但也比较难以开展的工作。为了开展好需求分析工作,至少要做三个层面分析。
一是企业需求分析。主要针对企业发展战略与队伍素质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根源,以确定选择培训方式,确保培训计划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动态跟踪。比如根据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战略要求,预期未来在烟草市场营销上可能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会未来营销能力带来哪些影响,需要哪些知识、能力和素养,估计出员工需要哪些方面培训,根据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二是工作需求分析。结合岗位要求,员工必需具备哪些知识、能力和素养,这是胜任岗位基本要求,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针对不同岗位绩效导向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所关注的是“员工必须做到什么”,而不再是“员工必须培训什么”,满足岗位基本胜任能力。
三是员工需求分析。员工需求多元化,但必需引导员工需求与企业需求相吻合,达到员工满意。对于烟草企业而言,及时了解员工有需求,就应该给予更多培训机会,这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关键岗位和关键人才培训需求分析,直接关系到企业价值链贡献。比如,对于年轻员工,对知识的渴望和技能的提升很强烈,对于年纪较大的员工,得到尊重的需求比较强烈,那么,在做培训时,就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相对应培训。
(三)加强员工教育培训队伍建设
坚持专兼结合,公开选拔、择优聘用企业教育培训干部和内部培训师,积极组织教育培训工作员工参加业务培训和授课实践,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形成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的高素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1.注重师资队伍选拔任用。为提高安康烟草员工培训质量,应设置专职教育培训管理干部,通过制定《岗位说明书》明确其关键职责、任职资格,并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专人负责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国家局《烟草行业教育培训师资建设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探索建立符合企业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聘用标准和选聘程序,引导企业内部优秀人才担任兼职培训师。
2.注重师资队伍培养使用。积极培养和建设企业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发挥其在企业整体教育培训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一方面,加大对师资队伍业务培训的力度,分期分批地组织内训师参加学习进修,鼓励其通过参加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鉴定取得培训师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高内训师的培训授课能力;另一方面,有效使用师资队伍开展培训实践,有计划地安排企业兼职内训师进行授课,应确保企业兼职内训师的授课率达到企业举办培训班总量的50%以上。
(四)把培训工作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结合起来
很多企业做培训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根本原因是培训工作没有与员工自身发展相结合起来。在职业发展通道内,设计相应的职业资格,即员工具备职业通道内某一职业技能等级所要求具备的资格和能力。也就是说,员工想在自身职业通道上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养,从而获得相应的学分,让员工及时“兑现”对培训投入,真正感受到培训给自身带来的发展。这使得员工获得培训不是为了公司业务的需要,而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把接受培训成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员工才能有动力接受培训,而且能够感受到未来个人发展的希望,最终目的是根据企业发展目标,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挖掘、培养人才,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责任心,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完善教育培训制度体系、丰富教育培训活动形式
以为实现“卷烟上水平”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为工作目标,深入开拓培训、读书、研讨、创新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持续有效提高员工素质。
1.组织以集中脱产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积极参加国家局、省局(公司)举办的各类外部培训班。二是开展教育培训需求调查,并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报告》,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三是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内部培训班,分步骤地实施全员培训。
2.开展以全面提升素质为核心的读书活动。一是统一发放各级各类岗位员工读物,确保每名干部职工有1本以上的必读书目。二是统一发放笔记本,确保员工在读书过程中要坚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三是确定统一的读书时间,保证员工每周由固定的读书时间时。四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计划的组织读书心得体会征集展示、读书经验交流会、开展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评比。
3.召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的研讨活动。一是确定研讨主题,开展研讨文章征集活动。二是组织员工要结合行业、企业现状,根据自身岗位职责、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进行研讨,撰写范文,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效果。三是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举办研讨会、研讨文章评比展示。
4.进行以提升发展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活动。开展科技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组织各部门围绕本专业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主持开展或者是参与开展创新项目,并进行创新项目评比。
5.举办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的岗位练兵活动。要把岗位练兵作为培养和评价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广泛开展以技能竞赛、技能大比武等为主要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
6.加强以技能鉴定活动。认真贯彻执行烟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把职业技能鉴定作为培养和衡量员工技能等级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力度,提高技能鉴定质量。同时,将培训和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认真做好技能鉴定考前培训。
(六)优化员工培训运行机制
1.完善体现培训需求的计划生成机制。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把需求调研作为培训计划生成的基础环节。人事部门要深入研究行业发展对员工素质能力的新要求,提出做好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培训机构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需求调研,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岗位需求和员工需求,以此为依据设计培训项目,提出教学计划。员工所在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成长需要,主动提出培训需求。建立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成果共享制度。 人事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计划协调会商机制,研究确定需求调研、重点班次、培训计划等事项。
2.建立激发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竞争择优机制。推行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对部分涉及全行业的重大培训项目采取直接委托等方式,在行业内教育培训机构中,择优选定培训项目承担者。加强对教育培训竞争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
3.建立单位组织为主、自主选学为辅的员工参训机制。坚持和完善培训计划的统筹制度,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申报制度,加强对培训计划的统筹协调,提高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和多年不训的问题。 对政治理论、党性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及行业重大培训项目等需要组织调训的,坚持实行组织调训。 对主要领导干部、重点岗位人员以及需要点名调训的,可实行点名调训。 把组织要求和个人需求结合起来,推行员工自主选学,鼓励员工自愿参训,逐步扩大员工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的自主权。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改进员工在职自学。
(七)完善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
1.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工作与人事管理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干部进行任职考察,要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提拔担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要达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中发[2006]3号)规定的培训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要求的,须在提任后1年内完成培训,仍未完成的要延长试用期。
2.结合员工年度考核,开展述学、评学、考学活动。学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将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可以借鉴国内一些企业的做法,使用学分制的形式,鼓励员工通过积累学分的形式参加培训,可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兴趣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参与度。
3. 把员工培训作为绩效分配考虑的因素,对完成培训任务的,考核较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绩效上的考虑;给予参与培训不积极,走过场,效果差的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通过这些方面的政策激励员工正确认识员工培训,认真参与员工培训,提高培训的效果。
【引文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李保江. 新形势下中国烟草企业的营销之道[M].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58-59.
[2]龙怒.中国烟草业发展趋势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1-72.
[3]王杰.浅谈烟草商业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3,(9):54-55.
[4]李慧群. 烟草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10-27.
[5]孙红涛.当前烟草企业培训问题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1):64-65.
[6]喻红莲. 烟草企业的员工培训问题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8,(12):34-36.
[7]封红梅. 浅谈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J].科技信息,2009,(19):22-25.
[8]孙宗虎,姚小风.员工培训管理实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5).
[9]陈国海. 员工培训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3).
安康烟草公司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五)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