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构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导致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落后性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针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目前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并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正文】:
当前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现了新的格局,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特别对经历了三十年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来说,更是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可以说企业成败的核心关键就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因为企业的一切资源都必须通过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而我国的民营企业由于发展历史较短,企业家自身素质较低,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还存在着管理认识不足,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方法陈旧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其快速的发展壮大。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企业管理上下功夫,尤其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不足,从而更新理念、加紧变革,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机制及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形成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入手,浅析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应对策。希望通过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找到改进和提高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从而为民营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含义
人力资源,又称人类资源或劳动力资源、劳动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人力资源首先是把人的一种思维、动作能力视为一种活动力,即把人的活动力看作成“活”的物质;而资源则是把人的能力视为具有对自然的、社会的需求而能产生有价值的、潜在的,可供再生的、开发的、利用的一种属性。
因此,人力资源的含义为:把具有正常思维劳动能力的人统称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广义性和狭义性,广义性是指区域内人口的总数量和质量(质量:思维力好但丧失劳动能力,具有劳动能力但思维甚差)狭义性则是指一个人现有的知识、阅历、技能、思维、应变的表现力和潜在力。人力资源是“活”的资源,具有能动性、周期性、耐磨性、无限性和战略性。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简单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
人力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体内容和工作任务:
1.制订人力资源计划
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
3.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
4.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
5.雇佣管理与劳资关系
6.入职教育、培训和发展
7.工作绩效考核
8.帮助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9.员工工资报酬与福利保障设计
10.保管员工档案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作用
1.提高企业的绩效
企业的绩效是通过向顾客有效地提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所以,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可以认为就是设计、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施对提高企业绩效有益的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来发挥其对企业成功所做出的战略贡献。
当企业制定战略计划时,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战略伙伴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应有它自己的位置。从战略上来讲,对人力资源必须像管理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那样来进行管理。例如,在一个零售企业中,制定把零售店的数目扩大25%并向新的地区进行扩张战略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有关每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状况和标准工资状况,来对人力资源计划加以调整。
在今天的许多产业里,常常发生企业兼并或重组活动。在所有的这些兼并和重组活动中,存在许多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与兼并或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和运作紧密联系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战略贡献者,那么在最高管理层作出最后决策前,他们就将参与决策。例如,在一个有1000人的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可能要用一周的时间来决定在计划兼并其他公司或进行企业重组时,被兼并或重组的企业间的企业文化是否兼容,优秀员工是否会因文化冲突而离开其所在的企业。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从资金上看可行的兼并与重组在实际中并不可行。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