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际企业的跨国界经营活动往往要面临这样一个困难,这就是经营者们必须在与其母国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工作。如果他们对他国文化中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感情和风俗习惯等能予以理解和尊重,他们就会更加称职;反之,实施管理职能时将困难重重。实际上,跨文化问题时时困扰着这些经营管理者们,他们迫切希望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国际企业的诸多跨文化问题,许多都集中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但是从目前就本人所掌握的情况看,过内外在这一领域内所做的系统研究还很不够。为了尽可能深入的研究这一问题,通过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把通过实地调查的出的结论与相关理论互相引证,最后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性东西。
研究表明,在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跨文化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其中的跨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提出了解决途径:首先是承认文化差异,尊重和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认同与适应;整合与折衷;改造和迁移。
关键词:跨文化问题 文化差异 文化整合 文化迁移
英文文摘
序言
某家美国公司曾向不同国际员工对美国管理者的态度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的问题是:如果你不赞成你的美国管理者,你将:(1)保持缄默,因为你不能反对公司;(2)事后再与你的管理者交换意见;(3)对你的管理者上司提出异议;(4)直接和你的管理者公开讨论这件事。调查表明大多数亚洲人选择(1),但是日本人选择了(2),阿拉伯人却选择(3),美国人集中选择了(4)。这种有趣的回答我们只能到文化背景差异上找到答案。倘若一名国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采取单一的,或是以本国文化为主的管理方式,海外经营则很难成功。
大量事实表明,文化差异对于国际企业业务的开展,是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也是全方位、全系统和全过程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企业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跨文化问题将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希望通过对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跨文化问题的研究,包括跨文问题在日常管理中的表现、该种问题出现的根源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途径等方面的分析,为企业有效的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
分析表明,在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跨文化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其本质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受宗教的影响以及历史等存在差异造成的。本文在机遇对两个观点的认识上,提出了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解决跨国文化问题的对策;承认文化的差异,尊重和了解彼此之间的文化;迁移良好文化;推进文化的整合。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根据调查和了解的情况对这一领域出现的跨文化问题的描述;第二章是以理论为知道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展开分析;第三章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跨文化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对跨文化管理的多视角研究方法应用;(2)归纳了跨文化管理的三种基本策略可供实际部门参考。
本文得到了知道教师的悉心知道和教诲。由于时间和经理有限,文章之中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第一章人力资源跨文化问题的表现
一、 国际企业面临的冲突
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国际企业在多国背景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与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群体,包括政府、投资者、工会、其他企业以及其他民事主体等发生多种形式的联系,有时这种联系会转化成各种冲突。由于各国具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都存在着差异,这就使得国际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明显不同与一般企业,特别是国际企业往往在东道国发展容易被视为本体之外的异物,从而使得它所面临的冲突是来自多方面、多层次的,其所受冲的数量和程度都是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所以,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各项职能特别是协调职能,减少和缓解冲突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可以把国际企业面临的冲突划分为
三大类,见图1-1
(一) 政治冲突
通常,国际企业经营活动要严格受到东道国、母国和第三国的政治和法律制约的,而且,这种制约又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会给企业的集中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障碍,这可能会导致总部对子公司的诸如投资计划、资金筹措、价格制定及管理人员的安排等问题做出的决策难以完全得到实施。
例如,美国一家企业设在阿拉伯国家的子公司,就曾受到东道国政府的压力,要求不与以色列国家的公司做生意借以表示抵制,而作为以色列长期保护伞的美国政府则不承认这种抵制的合法性。作为处在左右维谷、进退两难境地的国际企业,却要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对东道国的要求不予理睬,但会带来丧失其在阿拉伯地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市场的风险;要么服从抵制要求,但这一行动又与母国政府现行的中东政策相抵触,该国际企业的爱国主义和对母国的忠诚将受到怀疑。再比如,面对开发西伯利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诱人市场,美国政府认为,帮助其冷战时期的潜在对手在经济上变得更加强盛,不符合美国长远的战略利益。所以,美国商务部拒绝了美国的国际企业参与开发的申请,这些企业只好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肥水流入他人的腰包。
(二) 经济冲突
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不论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都制定有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诸如优先发展哪些地区、扶植那些行业、进行怎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本国的经济资源应服务于何种经济布局、社会发展的优先项目有哪些等等,事先均有战略性规划和部署。如果国际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东道国发展民族经济的强烈愿望,其追逐利润的经营活动妨碍了东道国实现既定的发展战略,那么,剧烈的冲突就会发生。
表1-1 东道国与国际企业经济冲突比较表
冲突原因 东道国 国际企业
在追求财富方面 追求国民收入的增长 追求投资收益和企业财产的
增加
在追求战略目标方面 追求经济的现代化 追求公司的竞争地位
在产业的发展方面 追求全面的发展和产业技术
技能的传播 为了效率则考虑追求生产的
专业化
在生产要素的配置方面 追求更多更好的就业 追求有效率的低成本生产
在对待东道国企业方面 力求避免外国企业有选择地
接收本国公司 力求接收兼并当地有实力的
公司以保证自己在外国的竞
争地位
在产业和行业平衡发展方面 希望经济活动能向多种经营
方向发展 在产业和行业发展方面颇具
选择性
在地区平衡发展方面 往往采取鼓励措施刺激在落
后地区投资 偏好在较发达的地区投资
在控制经济发展类型方面 根据本国的产业政策和经济
发展重点来控制经济发展的
类型 要求自由贸易和自由投资
在公共福利与税收负担方面 追求公共福利的最大化 追求税收负担的最小化
在利润分配方面 总是力求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根据其全球经营的需要转移
利润和投资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跨文化问题分析(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