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民主党派机关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民主党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1 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对于执政党思想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巨大成就,参政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诸多原因,在思想建设方面还显得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政党意识不强——政党意识是民主党派的灵魂,少数民主党派成员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一定的参政能力和政治热情,把党派组织当成团体或协会,把党派活动当成朋友聚会,淡化和庸俗化了参政党的性质;政治信仰缺失——政治信仰是参政党的核心价值观,民主党派的一些老党员与中国共产党共同从革命战争中走过来,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有着坚定的政治信念,而一些年轻党员过于计较得失,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对党派组织的感情日渐淡漠,不履行职责,不参加活动,从思想上脱离了党派组织;理论有待成熟——理论成熟是政治坚定的基础,民主党派目前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理论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派成员的思想建设,特别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少数成员在思想上出现的困惑及产生的一些模糊认识。
3.1.2 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参政党却存在着与执政党或是其他团体不同的特殊点,主要方面有:领导兼职型——领导班子除了个别成员驻会外,其他成员基本上都是兼职,他们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大都在本职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主管或分管工作不仅繁忙,且责任重大,因而对党派工作难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加之缺乏党派工作的实际经验,其分管或联系党派工作只是流于形式;组织松散型——成员来自于不同部门和单位,分散于各个领域和阶层,所在党派的基层组织或是委员会在行政、人事等方面对他们没有约束力,长期以来是一种松散型的组织管理,这种既没有压力、也缺乏动力的组织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党派组织的向心力;工作业余型——党派成员在履行参政党职能、参加组织活动和开展相关工作时,都是在兼顾本职工作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这需要他们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甚至还要舍弃一些个人的利益,长此以往,党派成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将会逐渐消退,培养成员的奉献精神已成为参政党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3. 1.3 民主党派机关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作模式缺乏创新性。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模式缺少创新意识,方式内容千篇一律,过于形式化。没有取得活动应有的效果,缺乏层次性和时效性。而且组织成员深入社会实际,以理论为依据来研究、分析现实做得不够,有的党派基层组织经常都不能开展一次比较像样的组织活动。经调查发现,只有1成的基层组织能够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大约3成的基层组织每个季度活动一次;大约5成的基层组织每6个月活动一次;还有1成的基层组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偶尔或常年不参加组织活动。调查还发现,约5成以上的基层组织仅仅用每年偶尔的聚餐和考察作为为数不多的组织活动。也有少数组织开展了党派组织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没有用心组织和规划,因此活动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不足。
工作结果缺乏评价。良好的工作结果评价能够有效的激励组织成员。激励是指个体或组织能够实现目标,而愿意的付出程度。激励效果的好坏主要是取决于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这两个大的方面。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各个上级部门对其的管理,很少从这两方面着手,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基层组织参政活动的积极性。有效的激励对管理者能力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因此,激励因素也成为基层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民主党派工作结果缺乏评价就会造成很大影响。
制度建设中的相关环节有缺失。有的民主党派对于制度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这就造成他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是片面的走过场,这就容易造成在制度管理的某些方面产生缺失,再加上相关的“明责、负责、问责”的[诶套机制不健全,组织内部常常出现局面松散、岗责不明的问题。另外,在党派组织制度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民主党派的地方组织不能有根据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及时的对制度的内容进行变更,做不到因时因地而变,制度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这就大大制约了民主党派正常工作的开展。
民主党派机关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