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管理在社区服务中的运用研究
5.1 社区服务的新方法:参与式项目运作法
参与式项目运作法就是将社区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公益事业和社区服务的内容按其性质分为若干个项目,由社区社会组织承担,社区居委会给予一定的人力、财力支持并着重进行资源配置和关系协调。
项目运作法的流程:
项目策划过程——项目执行过程——项目支持过程——项目督导过程——项目评估过程构成。
项目策划过程包括:
居民需求调查——调查分析——项目立项——建立项目执行团队——项目申请(立项方案)——项目评价、审批
项目执行过程包括:
制定执行计划——项目实施——协调资源——执行计划调整——计划执行
项目支持过程包括:
政府财力、政策、人力、物力;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专业人才、专业方法以及各类技能培训。
项目督导过程包括:
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会组织组成项目督导小组,按照项目计划进度检查;审计项目资金的使用及效率。帮助项目执行团队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难题;帮助项目执行团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项目计划或进度。
项目评估过程包括:
项目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方法采取问卷、访谈、查看资料和实地考察“四位一体”的综合方法。
成果分享与成果转化。进行项目管理之后所取得的成果不仅能够有效的完成本次项目,而且还可以通过成果转化为以后项目的开展提供经验。通过治理成果的转化,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形成新的社区资源,这些资源再次注入社区,为社区发展带来积极作用。在社区服务中,社区居民的参与也进一步的增加了其对于社区的认同度,提高其公益心,进而促进社区的发展。除此之外,在社区服务提供过程中,社区服务组织等机构也通过实际的组织活动、参与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为以后的社区服务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
5.2项目化管理在社区服务中应用的具体做法
5.2.1将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应用,就是运用项目管理的管理方法,在社区服务工作中推行项目化管理,把社区工作量化的具体的服务项目,把项目作为载体,将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以及信息等资源加以整合,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同时将管理项目的流程规范化,并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采取第三方介入评审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绩效评价,确保社区工作围绕需求科学合理地实施。具体流程是:发现需求-寻找资源-评审立项-明确目标-项目实施-项目评估-意见反馈。
5.2.2开展可行性研究,立项过程必须严格把控。在立项前,由居委会牵头,通过居民听证会论证,共建理事会商讨,居民代表大会审议等过程,对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及前景进行研究,防止盲目立项浪费资源。一旦立项还须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实施目的、主要内容、服务对象、活动方式、预期目标、物质保障等。
5.2.3进行精细化控制,做到全程监督。由街道、社区以及共建方代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精细控制,确保服务目的实现、服务对象满意、资金流向正常、工作落到实处。
5.2.4开展绩效评估,做到总结分析。项目完成后,由社区、街道、共建单位代表组成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估,评估指标可分项目流程(主要评估是否按照项目管理的科学规范流程实施)、项目实施(主要评估是否按照项目立项时的方案进行)、项目成效(主要评估群众满意度和参与率)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分析总结报告要求认定该服务项目是否具有普遍推广意义或只是在某一阶段、某一地域、针对某一人群、某一发展程度上适用,为在更大范围内交流推广提供借鉴。
项目化管理在社区服务中的运用研究(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