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867
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策略研究
[摘 要]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或外语阅读。而在数学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老师多讲解,学生要多做题,课本被当成了教师的讲解材料和学生的练习册,对课本中的内容的阅读重视不够。可见,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进一步探讨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阅读 阅读问题 有效策略
阅读时人们汲阅读时人们汲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谈到阅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语文需要阅读、外语需要阅读,而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的能力,所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能力。数学阅读,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另一蹊径。
一、数学阅读的含义
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习得活动。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数学阅读的意义
1.数学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对阅读材料中的数学术语、符号进行认知、理解,在此基础上正确根据数学原理分析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数学阅读材料的本质理解,形成知识结构。例如当学生阅读到这样一段材料“有两盘苹果。如果从第一盘中拿两个放到第二盘,那么两盘苹果同样多;如果从第二盘中拿两个放到第一盘,那么第一盘的苹果是第二盘的两倍。第一盘苹果有( )个 :① 8个 ②14个 ③12个”阅读完这句话,再通过推理、想象等思维过程,可得知正确答案是14个。因此,数学阅读需要学生就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数学阅读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
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进一步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也就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也就培养了以良好数学阅读能力为主导的数学自学能力。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方向》时,教师设置了这样一道自学题:“阅读短文再填空:小明面朝太阳站立,双臂侧平举,小明的前面是东面,后面是西面,左手方向是北面,右手方向是南面。请你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你的前面是( )面,有( );你的后面是( )面,有( );你的左手方向是( )面,有( );你的右手方向是( )面,有( )。”这段阅读材料,学生可以借助自己的形体语言为理解 “架桥铺路”,起到了自主探究作用;并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自学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完成下面的填空。
3.数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阅读材料中的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图标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融合。数学阅读在于理解领会,即“内部语言转化”,把阅读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例如把一个抽象概括化表述的问题转化为具体形象的问题;把一个用符号形式表述的问题转化为语言的表述形式。例如□÷☆=○……6,☆最小是( )。学生阅读完这个材料,脑子中首先要联想到相关知识点:⑴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代表被除数,☆代表除数,○代表商;⑵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小。接下来,学生要通过数学内部语言之间的转换,来完成对这个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