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小学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念学习终身学习
通过学习小学教育教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实践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习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现代的素质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教学媒体的选择也应遵循这一点,不同的学生应该拥有属于他们的最适合的媒体。作为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我觉得自己特别有体会,记得在以前当学生的时候,那时候的老师上立体几何,每讲到一个概念、定理,数学老师总会提到木匠师傅,但没有具体的操作,……,从有些同学困惑的表情中,更从他们课后的埋怨中我能体会到,无论老师说得如何生动,总不如把现实的工具拿进课堂来得具体、形象、生动。那时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我做了一名教师,我会把木匠工具搬进课堂,让空间想象力贫乏的学生在实物的演示下,静与动的实践过程中豁然
三、亲身教学的总结
在今天这个高科技发展的新时代,仅靠课本传教是不够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所处环境,结合孩子们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主动学习,轻松学习。
我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下孩子们学习的普遍性。把爱学习和不爱学习的孩子相比,不爱学习的孩子更多一些;不爱,也不厌学的孩子最普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孩子们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就说我刚工作的时候吧,每天都认真备课,按照所备的内容努力的讲课,自己把课本读得滚瓜烂熟,可是孩子们好像学到的很少。每天这样老师特别累,孩子们却学得没劲。
当时我教的是一年级,孩子们纪律特别差,每节课老师讲老师的,他们说他们的。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记得一个星期三的下午,那天纪律特别乱,我实在没有办法控制课堂了,讲桌上面抓到了一把梳子,本来是想用梳子拍桌子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的。也不知怎的,突然间就说了一句话:“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没想到就这句话,让闹哄哄的课堂安静了下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我手上了。于是我趁机用这把梳子提问,孩子们回答问题都出奇的积极。这节课是我工作以来最开心的一节课了。通过这件事情,我总结到,只靠教师枯燥的讲说是不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的。通过跟孩子们互动和用实际物体讲授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这件事情后,我感觉要想教好孩子们,必须要培养他们的兴趣点。多数孩子都可以通过实际的物体做参照物,结合课本完成学习目标,但是有个别的孩子还是不能达到要求。慢慢的我发现要培养每个孩子爱学习其实并不难,实际物体激发不了他的兴趣,就游戏吧。跟每个孩子做朋友,多和他们一起玩儿,把自己当成他们,再引导他们学习。这些年工作起来也很轻松,孩子们学习的效果都不错。
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剩下的就是怎么样能让孩子们学得更多。除了在课堂上传统授课外,老师可以跟孩子们一起利用网络,通过旅游,购物,等学习更多。我认为在生活中教,大自然中学,更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比如孩子们可以通过旅游,拓展知识面,认识大自然,这个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保护性。
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跟孩子们用网络游戏的形式,让老师与学生扮演游戏中的角色,通过幻灯片的形式穿插一些情景,结合课本中的重点知识,一场游戏演完,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例如上识字课,如果只跟着课本中直接讲说,学生学起来就会枯燥无味,能记住的效果肯定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把要要求掌握的知识做成幻灯片,编成一个游戏。记得有一节识字课要掌握的生字、词语有“我,花,鱼,鸟,湖,榕树,麻雀,碧蓝,悠远,唱歌,故事,流传,古老。”我就设计了《营救喜洋洋》的游戏。游戏的大概内容是喜洋洋被灰太狼抓去了,关在狼堡里。他需要我们这群学生去营救。在营救的过程中需要闯过许多关卡,每一个关卡都是以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语为重点。第一个关卡是拼读对了那些字词的音节通关;第二个关卡是直接读对那些字词通关;第三个关卡是说对每个字词的含义通关;第四个关卡是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通关;第五个关卡是用第四关组的词语各说一句话,说通顺了通关;最后一关是写对了所要掌握的字词就可以营救出喜洋洋了。每个关卡都结合幻灯片上的情景画面,让整个营救喜洋洋的事情更加真实。
在这个游戏中,每个学生都参与的积极性都特别的高。在完成关卡的过程中,可以单抽一个人完成,鼓励学生勇敢独立去做,也可以分组操作,或者找朋友一起完成,还能全班一起进行,反正根据当时情况灵活组织学生活动。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轻轻松松就掌握了知识。老师和学生都很愉快!
很多孩子说到写作文就犯愁了,当然小学生作文大多都是记叙文,老师口头上说无数次只要抓住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就可以写一篇作文了,可是学生呢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起笔。与其在教室里苦口婆心说一大堆,还不如带着孩子们亲自做一件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这篇作文如何操作,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又加上老师的讲解,写起作文来就轻松了。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的作文是写一篇游记。我是在乡村里教书的,乡村的山水如画。在保证孩子们安全的前提下,我直接带着他们到离学校不远的山坡上去“旅游”了。那时正直春末初夏,天气暖洋洋的,鸟语花香,一派幸福温暖的景象。出门的时候我要求孩子们游完了小山坡,回来到教室后口头讲述今天的所见所闻和感想。在游玩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们主动观察和做事情。从景物,天气,“旅游”目的着手。游玩小山坡,我是带着他们在小山坡上玩堆沙人的游戏来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啥都有了。孩子们回来到教室,一个个都积极地举手讲述“旅游的经过”,每个人都说的头头是道。都能口头叙述了,写起作文来,还会难吗?
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同,和当时所在的环境,校园教学条件,利用一切可利用条件,尽可能的尊重孩子的想法,再引导孩子从中学习。这是我学习小学教学法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