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50
如何培养良好班风
[摘 要] 良好的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对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班集体中培养良好的班风呢?班主任要有民主的作风,对班级进行民主管理,在班级中营造民主的氛围;还要建设好班级文化,通过布置好教室和宿舍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并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用《班级日记》、学生评议学生、《记功本》的方式发挥出班级舆论的作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从而促进良好班的形成。
[关键词]班风、民主管理、班级文化、班级舆论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的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良好的班风应该包括:
1、学风:绝大多数同学喜欢学习,对追求知识表现出良好的动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迷信权威,具有批判和创造性的学习意识。
2、文明守纪之风:绝大多数同学把文明礼貌作为个人风度、修养的重要方面;语言仪表和举止文明已经成为习惯,污言秽语、打架斗殴等恶习在班内被消除;绝大多数同学能遵守学生守则和纪律常规;自觉维护教学秩序;个别违纪现象能被及时制止。
3、正确的舆论之风:舆论是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或意见,即公众意见。正确的舆论应该是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
4、团结友爱之风(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助.
5、集体主义思想和作风:班级成员有主人翁责任感,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息息相关,集体和自己相互需要。
6、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高雅的审美情趣
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如何建立这些班风呢?
一、民主管理促班风
民主管理就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贯穿“平等、参与、自主、宽容”的原则。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民主”一词的意义指向是被管理者-----学生舒张个性,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由,具体内容是:
确认在班级管理中师生的平等关系;
确认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独立人格;
确认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确认在班级管理中执行民主的程序。
实施民主管理,首先要班主任具备“民主管理”的思想观念。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管理是一项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管理者自身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对其教育对象有着直接的影响。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及封建教育的历史中,形成了以师道尊严为主要特征的师生关系,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师生关系固然有尊师的合理成分,但其精神实质是根本否认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只是单方面的强调教师的尊严,而无视学生的尊严。这种思想使一些“专制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言堂”,什么都是老师说了算,导致学生对于班级活动被动接受,缺乏热情,在班级中没有归属感,集体主义观念不强。班风建设依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