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48
将“趣智教育”融入品德课堂的有效互动中的探索
【摘 要】品德课是一门育人的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道德教育的课。但是学生却出现没有兴趣的一些现象。趣智教育就应运而生。笔者针对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找出课堂中存在的无效互动,接着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 有效互动
品德课是一门育人的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道德教育的课。但是,我们不难在课上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品德课堂中总是畏缩在其他学生的后面,不喜欢上品德课,德育认知较差,行为也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只有一个:没有兴趣。当孩子们处于一种厌学的状态下,对学习失去兴趣,他们往往就会消极地参与;反之,当他们对某项学习任务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全自觉、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因此,在这一情况下,趣智教育应然而生。趣智教育,趣即指兴趣,智即智慧。趣智教育,就是“以兴趣开启、激活智慧的教育。”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位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的取向,体现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新教材以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内容向我们教师挑战。如何实现品德课的有效性,如何实现课堂的简洁与活力,这是摆在每个思品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当前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误将游戏的课堂解读为有效的课堂
现象一:在低年级①《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某老师为了让学生体验残疾人,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闭着眼睛绕小组走一圈。可是活动做完后,学生不停地在向老师“汇报”:如某某同学犯规,没有把眼睛闭上;又如某某同学没有把凳子放进桌肚里,让他跌了一跤……完全没有达到教师所要的预期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互动学习的规则,正是通常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小组讨论效率低下
品德课是一个活动化的课堂,教师最经常运用的就是小组讨论这个形式。但我们也发现,教师开始“滥用”小组讨论:为了凑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发现问题没有人回答进行小组讨论,一堂课一共有10个问题,小组讨论就进行了7、8次。这时的小组讨论,教师根本不管这样的讨论是否有效,他认为这就是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这就是品德课堂中的活动。但往往某些学生可能由于不善于和其他学生沟通而丧失应有的学习机会,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合作。师生之间的互动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在良好的互动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学效果的显著就很不理想。
3、认为你问我答就是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