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897
提高学生能力的小学作文评改方法的实践研究
【摘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能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愉悦,从深层次上激发写作热情,又能使他们提高评价修改作文的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反复强调了它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然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评改”,就是在作文评价中,也是“重成绩评定,轻讲评修改”。习作评改的缺失或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习作心理的形成和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因此开通作文评改的多条渠道,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形成良好的评改作文的习惯,从而达到学生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主体 自我评改 互评互改 精批 指导批改 讲评
作文评改分作文评价与作文修改二部分,但两个环节灵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文信息反馈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彼此被动的单一活动,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立体交错、快速反馈,互为主动的多边活动。
首先,评改不等于修改。评是为改作准备,但又不仅仅为了改,在评的过程中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交往能力等。
其次,评改不等于讲评。讲评一般以师生讲评优秀习作为主,它只能激励部分学生,而不能对所有同学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而新型评改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共同参与评价、修改,提高所有学生的能力,因此二者有质的区别。
因此,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而不是终端。我们因以鼓励学生在学生自主评改、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学生自我评改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当前,在作文评改中仍有教师包办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学生自改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事实上,学生自我评改是一种很好的作文评改方式。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我完成草稿一段时间后,重新将草稿下发给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作文读一读,评一评,画出认为写得精彩得意的佳句、好段,在旁边注明写得精彩的原因或讲讲这样写的好处,在自我评改中获得真切体验,从而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
同时,在自我评改过程中,学生作为读者的角色评自己文章与当堂作文的心理感受迥然不同。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阅读自己的文章时,会发现自己文中的长处,也会发现问题,或是字词语病,或是文句不通,或是读后产生了新感受等。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这种“阅读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地自我修改,进一步充实、完善文章,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标点,只要学生动笔,都应予鼓励。
因此,在学生自我评改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多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评,边读边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自我评改中逐步养成评改习惯,提高评改能力。
二、教师应注重讲评方法,提倡互评互改。
教师讲评是指对全体学生作文情况进行总体评估、诊断与指导。《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