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972
“点”的思考——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探微
[摘要]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课堂效率,每位教师都在进行着尝试和实践。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能使课堂更加活跃,有效性更强。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探究 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第1版,第3页]怎样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进行了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一些相关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一些关节“点”上进行阅读探究效率很高。
一、循循善诱,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探究
阅读教学,首要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任何外在的强制性的或是功利性的阅读,一定是片面的、肤浅的、低效的,或许能达成获得信息、掌握知识等功效,但它不可能在阅读中实现心灵的震颤、心智的启迪、感悟的诱发,更不可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全生命的生成。课堂阅读探究能否进行,首先取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无探究兴趣。学生这种研读兴趣很难自发产生,它需要教师在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兴趣,以兴趣诱导学生深入自觉阅读。
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时,我对此做了如下尝试。上课始,我由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推销商品谈起,并相机提出要求:“要想当好推销员,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