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33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真”更“实”
【摘要】自主学习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自主学习是自我成为主体的学习,握有学习的主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正如著名哲学家黄克剑先生所言:“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一转,创设主动参与教学情境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处于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觉、自断的智慧。”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更真更实,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 抓因素 讲策略 造气氛
【正文】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强调的是“自读自悟”。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
一、抓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自主
自主学习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自主学习是自我成为主体的学习,握有学习的主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所需要的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在发展中培养自主。从学会到会学,从而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去追求,主动去获得,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从兴趣、习惯、方法等诸多因素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课件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去年的树》时,我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看着课件,听着老师生动地口述:“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呢,大树呢,摇曳着茂盛的枝条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想”一声整齐而响亮的回答,足以证实学生已被老师设置的悬念“悬”着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很快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