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28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解放出来,用于开发他们的创造力。但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不能认为简单地减少学生的课时和作业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因此,中小学教育必须坚持既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的方针。
要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保证教育质量,只有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后,主要的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了,就用不着占用学生课外时间搞课业,学生负担自然就减轻了,学生就可以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参加德、智、体、美、劳的各项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全面提高素质。
一、课堂教学效率的定义
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习惯于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等指标作为判定课堂教学成果的标准,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学校的升学率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好,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也就高。事实上,考试成绩、升学率这些指标的主观差异较大,无法公正而直接地体现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如果单纯地只是凭这些指标来评定课堂教学的效率,反而会使课堂教学背负沉重的应试负担。
那么,怎样才是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合理的定义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效率的定义,必须要考虑到全体学生,考虑到师生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考虑到学生全面素质而不仅仅考虑知识技能,考虑到课堂教学所得的质而不仅仅是量,而且这种定义的可测性也必须比较强。根据这些要求,下面的定义是比较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