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03
游戏在音乐教学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初探
【摘 要】 据统计,在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现状引起了中国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培养儿童心理健康迫在眉睫。
【关键词】 游戏 音乐教学 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因此我在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如果我们把游戏注入儿童的音乐生活,那么必将在儿童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游戏是一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儿童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所以游戏是儿童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儿童生活,带给儿童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游戏的魅力来缓解压力、调整学生的消极情感
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特别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语数外枯燥无味、课业负担重、作业多、考试多,双休日还得上奥语奥数,面对这些疲惫可怜的孩子们,我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让他们在我的音乐课上得到快乐。为了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情感,教师首先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间坦诚,无拘无束的交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和谐的氛围,建立起信赖、理解类型的情感人际关系。教学中,教师用自己的热情,富有同情心的心态,恰当的鼓励方式,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面带微笑,用和蔼的目光注视着学生的反映,用热情的目光给他们信心,用无声的体态语言表达我对他们的信任,用激励式的语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课下我又与他们共同游戏,彼此建立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朋友关系,使师生在一起其乐融融。弗洛伊德提出:“游戏能满足孩子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