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03
一名无期徒刑罪犯的心理分析
[摘 要]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数量占到整个刑事犯罪案件总数的60%以上,犯罪的绝对数量增加,且性质越来越严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已成为困扰社会治安的症结所在。因此,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不良行为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初步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摸索罪犯心理的矫治方法,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无期徒刑 罪犯 案例 心理分析
案例:李某,男,25岁,犯抢劫罪,判无期徒刑.,余刑16年.
案情经过:2001年2月17日7时许,罪犯李某伙同他人,持短火药枪,密谋抢劫摩托车,外出租乘一辆摩托车,后持枪威胁车主并喝令车主脱光衣服,抢走其摩托车和人民币180元.2001年2月21日晚7时许,该犯又持火药枪及水果刀进入民宅,威胁抢走屋主人民币300元,金耳环一对,金戒指一枚,金项链一条及BB机一个. 抢来的钱没多久就被他挥霍一空。2001年2 月25日下午3时许,该犯又伙同他犯,外出租乘摩托车,后持枪持刀抢走一辆摩托车,在逃离现场时被群众当场抓获.法网恢恢,等待他的是漫漫的铁窗生涯
一、张某的行为表现 李某在抢劫后的几天内,他整日躲在乡村宾馆里,关注着电视的报道,他人的无意之举、寻常的无关事务,他总会与自己的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总觉得自己的行踪已被人发现,处处有人注意或监视自己,坐卧不安、食不甘味、精神恍惚。夜里做梦老是梦到警车响,被警察抓,惶惶不可终日。
在监狱里改造过程中,曾因外伤致使腰椎间盘轻度突出,于是他小病大作,抗拒改造,长期卧床,致使双下肢废用性萎缩,不能行走。入狱后,因母亲及其他家人都没来看他,情绪低落、忧郁、自我否定、焦虑不安、破罐破摔,有自杀倾向。仔细观察他在狱中的行为表现。他自述全身不舒服、乏力、头晕、头痛、胸痛、腹痛、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