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53
关注留守儿童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摘 要]关注留守儿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关注和参与。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问题,它不仅关系着孩子们身心的有利成长,更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关爱 和谐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未成年人,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产物。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由于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出现厌世自闭、社会逆反、任性、孤僻、不易沟通等心理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990年代开始,自发性的城市化运动将中国带入了史无前例的人口高速流动时代。随之而来的“移民二代”问题,以越来越沉重的灰黑底色呈现在世人面前。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童2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总数的8%。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目前我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人数众多且呈上升趋势,截至2006年底,西部农村地区14岁及以下留守儿童总量约为775万,其中学龄留守儿童不少于500万。在重庆南川区鸣玉镇,2800多名15岁以下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的近1500人,占总数的56%;双亲外出且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甚至无人管护的有412人,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