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工作的效率。非正式组织内的一些错误的、消极的观点、思想会对其成员产生感染作用,形成消极的小群体意识,在行为上常常会对组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作用。一旦非正式组织用有足够的力量,它可能会明显地阻碍非正式组织的正常工作,严重影响生产劳动。如果非正式组织的价值定向是无聊地消磨时光、酗酒、赌博、寻求不正当的刺激,那么这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就会限制整个劳动群体的生产率,使整个群体出现不团结、不和谐的心理气氛。
2.传播流言。非正式组织容易破坏组织团结和内聚力,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能够促进沟通,有助于在员工中间传递一些有用的信息,但这也常常成为小道消息、流言蜚语传递的途径。
3.控制内部成员行为。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往往对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非正式组织成员也往往不由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作出与这个组织中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他们走入非正式组织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从众。从众是由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造成的。非正式组织的群体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群体压力结合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其成员的行为。如果非正式组织成员背离群体规范,他将受到各种各样的制裁,如嘲笑、奚落,甚至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排斥、冷落、孤立。
4.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矛盾影响组织整体效能。在一个企业内部,往往不止存在一个非正式组织。而且这些非正式组织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将会大大降低组织成员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甚至会出现“争风吃醋”、相互拆台行为。这样的结果不但会破坏企业内部的工作氛围,而且可能会严重地瓦解企业的凝聚力,影响企业的整体效能。此外,非正式组织往往会使其成员产生角色冲突。企业员工作为企业正式组织成员就必须满足企业组织中上级领导的要求,而作为非正式组织成员又必须满足非正式组织的要求。但是,两者的要求有时难免发生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组织中成员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三、如何利用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提高组织绩效。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是积极的,一是消极的。企业管理者应正视这一点,引导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一面,克服消极的一面。具体措施如下:
(一)正视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
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作为领导者来说,应掌握本组织有多少非正式组织,并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背景、思想倾向、成员构成、领导核心、行为目标及活动方式等,从而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对待非正式组织,管理人员需要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给予正确引导,非正式组织就会有利于形成一个活泼、轻松的工作氛围,就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二)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采取不同的策略。
因为非正式组织的性质、作用不相同,为此,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对积极的非正式组织,应采取支持和保护的原则,不仅允许其存在,而且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对消极的非正式组织尽可能进行引导,使之转变为积极型。对具有破坏性的非正式组织要采取“分化瓦解”、“集体粉碎”的政策,特别对那些屡教不改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理。
(三)做好核心人物教育、疏导工作。
任何非正式组织,都有其核心人物。核心人物的意志和行为,对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规范有决定性影响。领导者应以同志式平等的态度关怀他们、信任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成员的积极行为。因此,做好核心人物的工作,往往会影响其身边一批人。
(四)注意健康舆论引导,加强正式组织建设。
健康舆论起着一种评价作用,它以议论、腐败、奖励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非正式组织的某些事实和行为,引起非正式组织成员思想上的注意和重视,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扶正压邪,逐步使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同时,还应加强正式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参考文献:
1 管理学基础/王绪君编著。-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6
2 行政组织学/张成福主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5
3 赢在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1
4 未来的组织形式/R.梅雷迪思.贝尔滨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
5 组织心理/凌文辁主编 刘毅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