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部分老年农民在受教育阶段由于国家教育水平的整体落后而没能接受较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加之长期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没有其他的学习机会,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在一些边远落后地区仍然有一定数量的老年文盲存在。这样便导致了在养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国家和老年农民群体的沟通失真,只存在由国家向农民的..
我国大部分老年农民在受教育阶段由于国家教育水平的整体落后而没能接受较好的文化素质教育,加之长期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活动,没有其他的学习机会,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在一些边远落后地区仍然有一定数量的老年文盲存在。这样便导致了在养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国家和老年农民群体的沟通失真,只存在由国家向农民的自上而下的单向沟通渠道,老年农民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意愿有效向政府反映,同样,国家养老政策也难以有效执行。加之传统“养儿防老、赡养父母”的观念依然浓厚,老年人到达一定年龄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大部分会选择和子女同住,由子女承担基本生活支出并照顾饮食起居,社会舆论盛行“孝悌”文化,不赡养父母、孝顺长辈的年轻人通常很难被邻居、同事、甚至是单位领导所构成的生活圈接受,老年农民有十分浓厚的家庭观念和牢固的地缘文化观念,在心理上对养老院、敬老院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非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入住养老院。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及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家庭养老模式所占比重相对于发达地区会更高,老年农民对于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等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意愿整体淡漠。因此,政府需要重视对国家养老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需要针对老年农民这一群体因地制宜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宣传方法,例如,开展关于养老政策的下乡文艺演出,将政策内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各地民政部门设置专门的政策普及工作部门,负责政策宣传,并实地跟进了解老年农民对于养老政策的了解程度,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让国家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落到老年农民的心里。 三、重点关注鳏寡老年农民生活状况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人丧偶情况更加严重,鳏寡老年农民的比例在逐渐增大,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也就更值得社会的关注。首先,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保障其晚年生活,加之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体系的普遍不健全,毫不夸张的说,鳏寡老年农民正处于“无老可养”的状况。其次,鳏寡老年农民由于缺乏老伴、子女的陪伴,难以享受其他老年人所拥有的“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他们的精神更加孤独,更加需要来自邻居以及整个社会的关注。最后,由于鳏寡老年农民缺乏有效的养老服务,生活起居无人照料,医疗保健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广大农村地区应该特别重视鳏寡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优先解决这一群体的养老需求。社会各界也要关注这个问题,政府和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应该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解决老年鳏寡农民的养老问题,让他们安度晚年。 四、进一步加强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力度
关于老年农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几点思考(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及.. | 下一篇:关于医疗服务公平性与效率性的几.. |
点击查看关于 关于 老年 农民 社会 养老 服务 需求 思考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