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该法规进一步确定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容,其科学化水平是现代政府人事管理的重要支柱。本文拟通过分析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对现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法规体系不健全、技术保障缺失、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在不断完善公务员考录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考试录用的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完善技术保障方面的功能等对策,使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不断完善且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发展。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正文】: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情况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作为公务员系统的入口,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从社会上选拔优秀人才到国家行政机关去任职,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制度鲜明地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率先推行考试录用制度,此后各国竞相效仿,历时一个半世纪,考试录用制度经过多次完善和检验,成为一种科学而行之有效的选人制度。从80年代初,我国党和政府开始吸收西方各国的考录经验,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1989年考试录用工作在两个方面获得开拓性进展:一是人事部与国务院下属的六个部委共同组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探索经验;二是人事部与中共中央组织部联合发出《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在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干部录用工作中普遍开展考试制度,为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93年8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从而拉开了推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序幕。2005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被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第四章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以人大立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几年来,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初步建立了“凡进必考”的进入机制。公务员系统通过录用入口,从社会环境吸取新鲜血液,实现了人员更新和素质更新的双重功能,提高了政府运转效能。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报考公务员升温,其文化程度逐渐呈现高学历化。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文档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使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逐渐攀升。2004年,全国有280万高校文档生,2005年则上升到了338万,2006年这一数字达到了413万。(注1)从本科生、硕士生直到博士生,都在积极报考公务员。在考试合格者中,国家重点大学的文档生占绝大多数,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职位,几乎被重点大学的学生所包揽。由于重点大学学生基础好,文化水平过硬,加上考官的青睐,使得他们具有其他考生不具备的优势。
2.报考公务员人数受就业选择多元化、企业优厚待遇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曾几何时,在国家机关上班是一件让人挺羡慕的差事。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骤然升温和社会价值的多元裂变,许多人才纷纷跳出沉闷的机关大院,“下海”寻找个人发展和创业的自由空间。然而近年,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加上公务员工资和医疗、住房、交通补贴以及各种福利待遇得到不断提升,公务员就业与发展环境的改善和职业内容的重大转变,促使社会人才不断“回流”。
3.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无论是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还是考试录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扩大。主要体现在:考试录用的组织规模已由过去政府人事部门单独组织向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联合组织的方向发展,各地的首届组织工作基本上是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联合组织实施的。此外,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务员的招考工作正由国家机关逐步向省、地、县机关有序推进,招考工作将不断引向深入。
4.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管理水平和测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考试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各地在推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管理水平和测试水平,一手抓法制建设,确保考录工作在规范化轨道上运行;一手抓测评技术,确保测评技术手段能真正考出应试者的水平和能力。如海关系统抓住面试这一环节,优化考官队伍,由海关总署人事部门、招录直属海关的人事部门和相关专家学者组成面试考官队伍,在考前进行集中封闭培训,面试时临场安排考试阵容,临场启封面试试题,监察部门全程跟踪,既提高了面试质量,又杜绝了舞弊行为,增强了透明度,因此海关系统公务员面试被称为“玻璃房子里的竞争”。
(三)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现状 试论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一)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