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包办。自然角的布置和日常维护都是教师或保育员包办代替,幼儿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3.缺乏针对性。各个年龄段的自然角布置没有层次性。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春天里,从小班到大班,每班都养小蝌蚪,观察小蝌蚪变青蛙。诸多偏差使自然角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利用班级自然角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在积..
2.教师包办。自然角的布置和日常维护都是教师或保育员包办代替,幼儿很少有机会主动参与。 3.缺乏针对性。各个年龄段的自然角布置没有层次性。经常看到的现象是春天里,从小班到大班,每班都养小蝌蚪,观察小蝌蚪变青蛙。诸多偏差使自然角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利用班级自然角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索能力,在积累了许多成功案例后,我们探索得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密切关注、通过幼儿的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尤其如此。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幼儿真实的生活世界和日渐丰富的经验世界,把其中富有“科学探索元素”的内容纳入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不断仔细观察,积极展开科学探索活动。 (一)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适时的引导 孩子和大自然的动植物有着天然的契合,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花鸟虫鱼,喜欢探究自然的奥秘。例如春天,幼儿园门口有人卖蚕宝宝,孩子们兴奋不已,这一切刚好被老师看在眼里,于是和幼儿共同创设“养蚕宝宝”的自然角,老师对孩子们说:“别看它们现在又黑又瘦,只要我们好好喂它们,就会有惊喜呢。可是我们如果照料不好,这些蚕宝宝就有可能死掉。老师负责采桑叶,你们轮流来喂养好吗?” 教师善于及时抓住幼儿想买蚕宝宝来养这个兴奋点作为科学探索的契机,并且用一个长远的目标导向,引导大班幼儿去经历一段长时间的探索,学习了解蚕的一生“蚕卵—蚕宝宝(幼虫)—蛹—蛾(成虫)”,通过蚕的一生初步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这种生命的丰富多样性,培养幼儿对生命的关爱和责任心。一切的精彩,可以预见的“生成”,都起源于教师的那次关注,及时捕捉兴奋点,精心设计让兴奋不断升温的“美丽预约”。 (二)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疑惑,帮助幼儿解惑
浅谈利用班级自然角大班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策略(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幼儿关心他人品德状况的若干典型.. | 下一篇: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 |
点击查看关于 利用 班级 自然 大班 幼儿 科学探索 能力 策略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