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获取的知识不是成人“教”的,而是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儿童成为一个容器,对儿童主动性的发挥是不利的。然而,意大利瑞吉欧教学却恰好与之相反,他们主张重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强调儿童主体性的发挥。他们主张以儿..
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获取的知识不是成人“教”的,而是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来建构自己的认知。以“教师为中心”导致儿童成为一个容器,对儿童主动性的发挥是不利的。然而,意大利瑞吉欧教学却恰好与之相反,他们主张重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强调儿童主体性的发挥。他们主张以儿童的需要来确定教师要教的内容,即“以学定教”,但却又不是单单看到儿童,而是既关注儿童发展又重视成人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应将儿童视为独立的、需要被尊重的个体,重视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并促进儿童的发展。 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这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往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下,教师是儿童取得知识、掌握知识最重要的一种途径,所以在人们看来教师就是知识的代言人、掌控者,是权威。随着经济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不再单一化。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当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让人们更加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儿童在教学中的地位。人们渐渐意识到学前教育教学中不存在所谓的“权威”或“控制者”,也认识到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理应被尊重的、具有主体性的个体,而不是教学的“附属物”。 在教学中,形成“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观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只有重塑正确的儿童观,才有利于科学教学观的建立。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究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控制者”,还是“引导者”“鼓励者”。而现代的教学则更多的强调教师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儿童学会独立并获得发展。 二、正确把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挖掘其潜能
关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之己见(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中班语言环境中关于解决材料投放.. | 下一篇:对幼儿教师对自己工作满意度及其.. |
点击查看关于 关于 最近 发展区 理论 我国 学前教育 启示 己见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