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父母的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幼儿园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了不良习惯,幼儿园就算再好,也就收效很小了。可见,我们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喜欢模仿,而老师和家长就是他们学习的直..
熟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父母的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幼儿园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了不良习惯,幼儿园就算再好,也就收效很小了。可见,我们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喜欢模仿,而老师和家长就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例如:有一次中班两个孩子在玩积木时,发生了争执,斌斌用手推了果果一把,果果摔倒了,眼泪在眼眶直打转,小脸气得通红,老师过来了,了解了情况,并让斌斌给果果道歉,可是斌斌不愿意,这是果果轻声的说:“老师,我也有不对,下次我们都改正”,同样是孩子,可是也能看出两个家庭的教育观。所以,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是榜样,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 三:细心观察,正面引导,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幼儿的一些不良好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老师们要仔细观察,正面引导。例如:大班班上的玩具每天少一点,老师觉得很奇怪,后来通过观察,发现小琪总喜欢将玩具放进书包和口袋,发现这个秘密后,我不露声色,在课堂上,我故意说玩具飞走了,看能不能飞回来,户外活动结束回到教室,小琪真的将玩具放回来了,于是我让全班孩子掌声庆祝玩具飞回来了。不管是良好行为还是错误行为,都是幼儿在和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人际交往的时候习惯的,当幼儿与成人或同伴交往时,他们学习到如何在社会环境中答应别人及对别人做出反应。但有时模仿对象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有的孩子积木搭好了,跑过去推翻,抢其他孩子积木。这些行为不能迁就,否则使幼儿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老师简单的批评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因为只有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起到效果。其实,孩子缺乏的就是正确引导,像许多不良的习惯都可帮助他们纠正,所以不管在家还是在园,家长和老师都要细心观察。 四:不娇惯和溺爱孩子
家园如何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如何让孩子快乐有效地学习 (2) | 下一篇: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
点击查看关于 家园 如何 合作 培养 幼儿 良好 行为 习惯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