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及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各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
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及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各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小组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还组织了全体大班家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答辩会及知识竞赛活动。 对于中国儿童来讲,这一转折尤其巨大,好像一夜之间,孩子需要从一个“玩童”转变为一个承担任务和责任的“准成人”。这对大多数儿童来讲并非易事。所以,为了减少幼小之间的差异,增强幼儿的适应能力,我做了以下探索: 二、对教师进行幼小衔接学习培训,明确目标 新学期开始,首先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大班的教师参观小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和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座谈,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征询他们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意见和要求,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医生举办业务讲座,介绍幼儿心理卫生知识和幼教理论,进一步拓展本园教师的视野,扩大知识面。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素质教育指导纲要》,使老师更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教育原则,保证教育的正确方向。在此基础上,组成专门的研究小组,通过反复调查、论证,修改大班的一日常规及教学内容。其次,逐渐增加幼儿对学校的感性认识。老师分期分批组织幼儿参观学校,并参与小学升旗、入队仪式,让幼儿熟悉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生活,然后请升入一年级的学生与大班孩子进行交流、游戏,讲一讲自己入小学的感受。通过幼小互动,引起了幼儿对升入小学的热切期待,有目的的培训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笔者还明确告诉他们,小学与幼儿园有哪些不同,使他们有思想准备,并且乐于接受一些入学准备和训练。 三、重视幼儿的情商发展,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 孩子进入小学一般要做到两方面的适应:即学习适应和社会适应,社会适应问题实质上与一个人的情商有关,情商高的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上进心,能不断自我激励,能与他人融洽相处。为此,要着重培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如幼儿学习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养成专注做事的良好习惯。我们除了挖掘教材有关有意注意培养的儿歌、故事,还创编了《课堂别学坏习惯》、《这样做真不好》、《课堂趣事》等儿歌,以及故事《咪咪钓鱼》、《我知道》、《糖果的故事》等等。其次,在大班开展“每天读书半小时”、“故事大王”、“诗歌朗诵”、“童话表演”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教育(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下一篇: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2) |
点击查看关于 幼儿园 如何 加强 幼小 衔接 教育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