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现实诉求功利化的阴云似乎让“教师示范”从未“离席”且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先秦时期提倡“礼、乐”拉开了中国古代美育的帷幕,强调以精神为主旨的美术教育。随着近代科学和实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美术的实用性,以实用性为主旨的工艺美术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绘画技能的..
二、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现实诉求 功利化的阴云似乎让“教师示范”从未“离席”且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先秦时期提倡“礼、乐”拉开了中国古代美育的帷幕,强调以精神为主旨的美术教育。随着近代科学和实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美术的实用性,以实用性为主旨的工艺美术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绘画技能的掌握成为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示范法也始终是绘画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人们认识到:绘画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表现个人独特的美感世界,创造艺术形象来表达情感。而现实教学却不如此,在实际的绘画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企图通过示范教学穷尽所有具体的绘画形象和绘画技能;依然通过“像不像”、“好不好”来评价幼儿绘画作品。于是,绘画活动似乎产生了一种“负能量”,即老师:教幼儿如何画画,而没有令幼儿喜欢画画,幼儿:老师教什么就不喜欢画什么。诚然,幼儿由于自身肌肉动作受限,在绘画表达上可能不如成人娴熟完美,表现出一种稚拙感。但正是这种童心、童趣,才使得儿童画充满了魅力。那么如何改变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小学化倾向,找回这种童心、童趣?如何实现保护幼儿童心的同时发挥教学功能?实现教育目的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作用?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从自身的教学行为开始反思,通过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目的。 三、对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的关注 绘画对于年幼儿童而言,和玩游戏一样,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自发性表现活动,因此,幼儿画画即是在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理应是充满快乐的、自信的、自由的,而现实的境况却常有孩子说“我不会画”。研究者由于接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加之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以,在实习期间曾多次在幼儿园组织绘画活动。在一次绘画活动中,研究者组织中班幼儿画“春天的树”。在活动前收集了三种类型的树(散点状、锥状及球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在活动中首先让幼儿观察图片,然后给幼儿分析树的类型、构造等,最后进行了现场示范。在活动结束后,将幼儿作品进行整理时,发现32幅作品中的树有28幅是在课件中的三种类型之内。当时研究者还对幼儿的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达到预期的效果了,对自己“高超”的教学技能感到非常满意。而在后来的一次观摩教学彻底改变了研究者的看法。同样是画树,另一名老师首先带着幼儿到室外
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示范之我见(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幼儿园班级交友情况的观察与分析 | 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
点击查看关于 幼儿园 绘画 活动 教师 示范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