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研究一、引言(一)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989 年 8 月 20 日国务院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12001 年 9 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中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研究 一、引言 (一)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989 年 8 月 20 日国务院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12001 年 9 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中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两个文件虽然语言不同,但都在表达同一个主题,即强调对幼儿的教育应寓于游戏之中。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所需求的,涉及到儿童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助人和合作等社会性技能,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3通常认为,合作游戏有利于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在竞争性的活动中,幼儿会相互比较,甚至产生胜利者和失败者,这样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攻击行为;合作性游戏中,幼儿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不需要相互超越,能更好的相处。所以游戏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这也使得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成为可能。 (二)幼儿游戏需要教师指导的必要性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指导”的思想,自此,教师对幼儿发展和教育活动的指导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取向。1996 年 6 月 1 日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执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4在幼儿园中,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并具有指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幼儿社会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的指导,如果没有有效指导,儿童的社会能力将保持的同一水平。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指导,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发生、发展,幼儿可以学习适应未来社会的知识经验和相关技能,使得幼儿自身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二、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研究(一)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学校安全制度建设成功经验调查研究 | 下一篇:浅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特征及其意义 |
点击查看关于 教师 幼儿 游戏 指导 策略 能力 研究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