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对孩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父母教育的概念父母教育是以孩子为视角的教育。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为导向,着手于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同时针对性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过程。通常认为父母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对其子女实..
父母教育对孩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父母教育的概念 父母教育是以孩子为视角的教育。以孩子的成长和品格为导向,着手于孩子问题行为的辨识与校正,为孩子的生长经历赋予正向感知与信念,同时针对性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与素质,最终达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过程。 通常认为父母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父母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父母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二、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父母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父母教育的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父母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美国心里学家布鲁姆的概念说法出自百度百科) 父母教育对孩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浅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 | 下一篇:论如何全方位开发社区幼教资源 |
点击查看关于 父母 教育 孩童 心理健康 影响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