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家中藏书奇多,其中不乏有各种儒家经典之作,陶渊明熟读经书,自小就在心里种下了入世报国的思想与理想。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儒家的影响便能窥得一二。陶渊明在《饮酒》其十六中,写道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说明他年少时很重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他的诗歌也对儒家经典有颇多引用。剧朱自清《陶诗的深度..
陶渊明家中藏书奇多,其中不乏有各种儒家经典之作,陶渊明熟读经书,自小就在心里种下了入世报国的思想与理想。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儒家的影响便能窥得一二。 陶渊明在《饮酒》其十六中,写道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说明他年少时很重视对儒家经典的学习。他的诗歌也对儒家经典有颇多引用。剧朱自清《陶诗的深度》一文统计,仅对《论语》的引用就达37次,这显示出陶渊明子在儒家经典上的学习下过很大的功夫。甚至在《饮酒》其二十中就有词句“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成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这些是专门对孔子为礼乐复兴而汲汲奔走而做出努力表示赞扬;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表示愤怒;对汉初伏生等“老翁”从隐居之所出来讲授六经表示肯定;对汉代亡后无人问津六经的情形表示不满;对眼下只见士人整天忙碌奔走却不探求治世之道表示失望等。梁启超在《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中,说陶渊明是“儒家出身”,“一生得力处用力处都在儒学”。 陶渊明有儒家的入世精神,他曾经有过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与政治抱负,如: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其中“猛志”指的就是“要大济苍生”。而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说: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在《拟古》中说: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显示出他儒家思想的“名”。对于富贵,陶渊明在《咏贫士》中道:“岂忘袭轻裘”,和“贫富常交战”。这些都表示他对政治没能彻底忘怀,对社会的黑暗、世风日下怀愤愤之心。 陶渊明也像儒家那样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在《读史述九章》中说道:进德修业,将以及时。如彼稷契,孰不愿之!这里的“进德修业”就是要立德立功,而“德”放在“业”之前。稷、契则是古代帮助舜治国的大臣,稷教民种田,契教民道德。陶渊明在诗中说,谁不愿像稷、契那样呢?流露出无限神往之情。在《感士不遇赋》中,他也提到“庶进德以及时”,还提到“发忠孝与君亲,生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儒家与道家思想(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论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 下一篇:试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对策 |
点击查看关于 陶渊明 诗歌 儒家 道家 思想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