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近年来,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随之生活中浪费和懒惰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或许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 幼儿中的懒惰和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经济富裕了, 从一定意义上讲更需要勤俭, 只有勤俭, 才能不断进取奋斗。况且, 我国现在还只是个发展中国家, 更应倡导勤俭的国风、民风。这是一个严肃的社..
(一)现状 近年来,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随之生活中浪费和懒惰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或许是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的原因, 幼儿中的懒惰和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经济富裕了, 从一定意义上讲更需要勤俭, 只有勤俭, 才能不断进取奋斗。况且, 我国现在还只是个发展中国家, 更应倡导勤俭的国风、民风。这是一个严肃的社会课题。勤俭精神要从小培养, 因此, 这也是一个严肃的幼儿教育课题。对从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调查来看,( 1) 自控能力:20 % 的幼儿上街看到新鲜的吃、玩的非买不可, 强硬制止才肯放弃, 巧%的幼儿哭闹, 不达目的不罢休; 更令家长头疼的是层出不穷的零食广告孩子记得琅琅上口, 上街点名非买不可。( 2) 爱惜行为: 9 5% 的幼儿在家吃不了的食物扔掉, 或者剩下给家长吃; 46 % 的幼儿在家穿衣服要挑新的、喜欢的, 旧的不肯穿; 47 % 的幼儿对玩具书籍不爱惜, 新鲜时爱不新鲜时就乱丢乱摔, 不愿整理。( 3) 勤的行为: 92 %的幼儿没有帮助家长做家务劳动的行为。 (二)原因 独生子女人格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特征的四大缺陷之一就是勤俭意识差。调查发现,60 % 的独生子女从未做或很少做家务劳动,平均每天只有11.32 分钟的劳动时间, 同时, 独生子女几乎左右了家庭的消费。有人曾严肃指出独生子女人格方面的弱点, 担心他们将来无法担负起国家和民族兴旺的重任。然而, 环境和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一味地责怪孩子是不公平的, 也是毫无用处的。我们应更多地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去寻找原因。首先, 从幼儿园的教育来说,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 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劳动教育、消费教育、理财教育几乎是空白,无人引导。其次, 在家庭中. 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 只要求孩子学习好, 吃喝拉撒一切包办代替, 任何要求一概满足, 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绝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而孩子对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视为当然, 不知回报。因此,家庭节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孩子大手大脚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不懂得节约,折射出成年人不良的行为方式。在我们身边,不乏出手阔绰的父亲和随手倒掉饭菜、扔掉物品的母亲,他们的行为自然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节俭、何为“粒粒皆辛苦”。父母常常在生活细节上不注意节约,不能做到爱护物品、一水多用、人走灯灭,孩子又怎么能真正明白处处节俭的道理?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我们成年人的行为,反思我们的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讲,“粒粒皆辛苦”是背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远离劳动使孩子对“辛苦”一词没有亲身的体验,这是导致他们浪费的另一个原因。家长除了以身作则外,还要让孩子更多地接触实际劳动,体会父母辛苦挣钱的不易,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辛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发自内心地理解节约的含义。再次, 从现在大的社会环境来看, 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奢侈浪费与享乐之风亦不断滋生和蔓延。在这种环境中, 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有诸多不利因素。所以, 对幼儿进行勤俭教育, 我认为不是单从哪方面人手或采取单一措施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必须全社会共同提高认识, 各方达成共识, 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教育, 方能奏效。 三、幼儿勤俭教育的策略
论幼儿节俭意识的培养 (2)(二)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如何做好幼儿园班主任工作 | 下一篇:农村幼儿环保意识培养的实践报告 |
点击查看关于 幼儿 节俭 意识 培养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