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92
引导小班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他们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对于孩子,“顶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绝大多数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娇生惯养,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然而,幼儿期是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更是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影响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作为小班的老师,为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的个体差异,并能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的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怯生,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进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时,必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指导,慢慢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 行为习惯
一、从“爱”入手,耐心引导。
对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哭哭闹闹是避免不了的,甚至还有的会往外跑,哭着喊着要回家。对家长来说也是万分的不舍,一万个放不下心。还有的是孩子在里面哭,家长在外面哭,这些场景看到会让人心痛、让人焦急。我们老师就是中间的衔接人。我们必须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环境,还要让家长安心把孩子交给我们。而我们老师更要从“爱”入手,让“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用细心和耐心去引导孩子。每天早上,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怀有一颗包容的心,微笑着接待每一位幼儿,给孩子们安全感。不管其反应有多激烈,也应毫无半句怨言,一如既往的拥抱他们,亲抚他们,和蔼可亲的对待他们,逐步使他们从心底里接受老师,从而亲近和依恋老师,把老师当作他们最最好的朋友。在幼儿慢慢适应的过程中,老师再耐心的有计划性的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
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可行为习惯还需更进一步加强。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制定了小班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常规规定孩子们在一日生活、学习中应做到的,应遵守的一些规则,确定孩子们在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方面应有的文明礼貌和行为习惯。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最直观、最简单的方式他们最容易接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幼儿的表率,当好幼儿学习的榜样。因为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幼儿最直观的模仿对象。 “身教胜于言传”对于老师来说,教育幼儿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完善和提高,通过为幼儿作表率,作示范,使老师自身修养得到提高。老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往往就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现在说到的这些只是相对条件稍好的幼儿园来说,老师会有条件能够尽量做到。但是,内地还有很多私营幼教机构,它没有一定的规模和条件,很多老师有更好的想法,却无从实施。我是从国庆假期从深圳回来内地的,参观了好几家幼儿园,条件略好的就只有一两家,当然学费也会贵一些。其他的幼儿园确实是条件受到限制,并不是没有好的老师,老师们也有很多想法,但是一方面是幼儿园硬件设施不够,另一方面便是受周围的环境得影响,周围生活的人们整体的素质也同时影响着孩子,当然小班孩子接触最多,打交道最多的还是学校和家里。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到家里和学校达的想法和目标一致,共同去营造好的环境,创造好的氛围,朝我们定制的目标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的家长在家中对子女的教育感染力最强,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熏陶着孩子,父母要严以律已,言行一致,凡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坚持做到,要时时刻刻注意严谨,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三、讲解示范,重视表扬。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行为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老师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或阻止,而应正确的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有可效仿的榜样。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常采取故事表演的方式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个有效的好方法。大家都知道,小班的孩子吃饭是最让家长头疼的了,因为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孩子,一个孩子在家里就是一个宝,因此多数孩子很大了还需要喂饭,特别是还有很多家庭端着饭碗跟着孩子后面跑边吃边玩的,记得我带小班的时候我就这样做过,我将《悯农》这首诗演变成故事用稍微夸张一点儿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来讲解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体会农民伯伯们的辛苦,从而引导孩子要珍惜粮食,还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之后我们还利用分组比赛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另外获胜的一组每人得到老师奖励的一粒糖果,其他的幼儿也有也没人得到了一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