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624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幼儿学习特点和教师指导特点分析【摘要】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基本美术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相对于基本美术教育而言,幼儿园美术活动具有较强的游戏性,它给幼儿的操作以充裕的时间,充足的材料和充分的自主性,让幼儿有一种主动而快乐的学习状态。教师应注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正确全面评价幼儿作品,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关键词】 美术活动 幼儿学习 教师指导 特点 分析
目录
前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就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而美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本文从幼儿和教师这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根据美术活动中幼儿学习特点,提出教师应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1、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学习特点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不仅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为了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将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关心爱护能力较弱的幼儿;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也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其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1、1.对幼儿学习能力特点分析 1、1、1.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 在美术活动中,同一年龄段幼儿的绘画发展水平往往呈现出不均衡性。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每个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以促进幼儿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4~5岁的幼儿,有的处在涂鸦阶段,而有的已发展到了图式的再现阶段。处在涂鸦期的幼儿,他们往往对绘画的过程感兴趣,喜欢用笔和纸来表现。因此,教师应为他们提供较大的纸和笔,多给他们涂鸦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从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已跨越涂鸦阶段的幼儿则喜欢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应利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有关的学习经验。 1、1、2.幼儿思维的即时状况 在活动中,幼儿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和灵活的处理。教师只有对幼儿学习过程作客观仔细的观察了解,才能知道幼儿需要何种支持、鼓励和帮助,并尽可能在幼儿感到困难和乏味前介入,以避免幼儿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例如《花手帕》(渲染)教学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折叠方式,在纸上印染出不同的图案,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经验。在活动中,有的幼儿需要具体的指导,而有的幼儿需要的只是鼓励、支持。在这个活动中,有一位幼儿尝试了几次,得到的却都是相同的上下、左右对称的图案,最后,他几乎要放弃了。于是我向他引导:“为什么不这样试试呢?”后来,他尝试出多种不同的折法,渲染出许多漂亮的图案。其实这位幼儿只是处于思维的暂时停顿状态,他需要学习新的经验,进行新的思考。活动结束后,他高兴地向同伴们介绍了两种不同图案的印染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成功和喜悦。 1、1、3.幼儿学习的兴趣与需要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手段去了解幼儿的创造兴趣,以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例如在命题画创作活动中,如果有幼儿认为教师的命题妨碍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或是近日的生活体验中有他更感兴趣、更愿意表达的内容,或是他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完成命题,那么此时使用集体式的指导方式,就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和幼儿交谈或个别辅导,去顺应幼儿的表现需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尽可能为每个幼儿提供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顺应幼儿的需要临时改变或调整活动计划和内容,也可以根据事先设想好的多种应变方案,给予幼儿灵活机动的教育引导,以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 1、2.美术活动中的活动主题的开展 主题性美术活动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多种美术表达形式为主线,进而整合其他领域教育目标,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美术活动。幼儿园开展主题性美术教育活动对萌发幼儿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1、2、1.开展美术主题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