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15
争做爱的天使,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我喜欢孩子,我热爱幼教事业,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新的变化,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促使“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化”教师的转化,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已成为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父母心中的希望。他们在幼儿园的全部生活,都是在老师的护理和照料下进行的。这些孩子不仅在生活上需要照顾,在知识上、心理上、礼节上,也需要老师按照幼儿的发展规律进行悉心培养和指导,力求使他们在人生起跑线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然而,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只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已经远不够,除此之外,较强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尤为重要,我们要具备“五心、五勤”。“五心”是指对待儿童以爱心为首,生活要关心,教育要精心,观察要细心,引导要耐心。所谓“五勤”是指眼勤、手勤、脑勤、嘴勤、腿勤。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除了想让孩子学会一定的知识,懂得道理,提高一些能力外,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让孩子安安全全、开开心心地渡过每一天了。那么能否满足孩子的需求,能否满足家长的心愿?就取决于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是否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没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知识再渊博,业务水平再好,也很难说能把孩子教好;反之,如果能从心底里去喜欢孩子,愿意和孩子交流,给孩子一个微笑、一种抚慰,在此前提下,再加上精心的教育,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引导,那么我们的教育定会事半功倍。强调“五心”的同时,“五勤”也同样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自制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嘴勤,多跟孩子交谈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户外活动时,看到孩子到危险的地方,要赶紧过去制止,这就是要求教师眼勤、腿勤……
还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会和幼儿沟通,并教会幼儿如何沟通。幼儿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幼儿园,是他们走出家门的第一步。幼儿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的口语和沟通能力。幼儿年龄小,阅历浅,说话的内容少,语句也简单。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特点,通过讲故事、作游戏、唱歌、跳舞、玩玩具来引导和启发孩子们多说话,通过提问和讲述来增加孩子们的知识面和沟通能力。通过图片教学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和知识面,提供交谈的素材,鼓励孩子参与讨论和复述,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经常和家长交流,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也是提高幼儿素质的关键。如:由于父母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性格孤僻、独霸、为我独尊;一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由于爷爷奶奶的宠爱,孩子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不能说,不能批评;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幼儿教育不重视;加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影响,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幼儿幼小的心灵等等。这都迫切需要老师经常和家长交流,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当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爱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断地挖掘,好似泉涌。因此,我总是毫不吝惜地将我的爱播洒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沐浴在爱的泉水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幼儿是天使,是最珍贵的宝物,幼儿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忙乱和迷茫。在当今竞争多元的社会里,幼儿的教育更为艰巨,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我认为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有爱心、责任心
面对天真、活泼的幼儿。首先我们一定要具有爱心,爱是一种情感,它是积极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性,能激发幼儿的灵感,驱使幼儿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所以我们要爱每个孩子,以爱来发现他们的内心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其次要具有责任心,认真备课、做教具组织好一日活动,在过程中注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幼儿,不放弃个别幼儿,如曾经班上有个“多动症”幼儿,我总是不放弃他,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提供给家长,在幼儿园里跟他做感觉统合游戏,帮助矫正。我还随时随地(网上、发信息、打电话等)进行家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并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孩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精心地教学生,才能尽心竭力的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产生“亲师信道”的心理基础。师爱更是孩子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就有这样一位老师,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不露出厌烦的表情,耐心的帮孩子身上擦干净一点都没有嫌脏的表情,然后拿来笤帚,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我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听了孩子的话老师由衷的高兴。而更令老师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不再乱叫嫌东嫌西了,有几个懂事的孩子还马上拿来了纸巾递给那个呕吐的孩子。就是老师的那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为感悟他们。
二、要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师德修养。 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教师是学生直接楷模,学生的学习、品德行为乃至思维方式都潜移默化地受教师的影响。教师的人格不但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可见,健全的人格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三、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家中的太阳,也是我们幼儿教师的一切。孩子的需要是教师关心的焦点,孩子的进步是教师快乐的源泉。教育的效果并非完全取决于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它还受孩子的“心理背景”与“知识基础”的影响。教师要依据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有的知识状况,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并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四、要做一名不断学习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