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49
基于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幼小衔接”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儿童进行小学适应性教育。解决儿童入学后面临的适应问题,需要依赖他们自身内部的发展和必要能力的形成,更需要创设适应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我们从幼儿园现状与需要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行动地对于“基于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幼小衔接’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探究,并以创设“幼小衔接”的教育环境入手,在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和学习适应能力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目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提升大班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
[关键词] 幼小衔接 教育环境 自我管理 学习适应
一、优化幼小衔接教育环境,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及时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在群体中调节自己的行为,帮助幼儿在环境提示下获得练习和强化的机会。同时,还能让幼儿在优化的环境作用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标识化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对规则适应的体验
在班级生活环境创设中,我们以生活自理的独立情感为出发点,创设标识化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在有序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和练习,使幼儿获得独立、自主的适应规则的积极情感体验。幼儿园标识化的生活环境是通过简易图像、结合少量文字的象征性标志传达信息,在幼儿的生活中起到“示意、指示、识别”等作用,使幼儿在环境的提示下得到规则化的行为引领的一种墙面环境。
为了进一步引发幼儿对规则意识的关注,我们在班级里创设了以入学前社会性适应教育为主题的环境来帮助幼儿认识、理解教育环境中的有关规则。比如:在教室门口,创设“上学不迟到”的标识环境,通过3个不同时间表和提示语的标识图:“今天你来得很早哦”“今天你按时到了”“你来晚了”,提示幼儿按时上学,帮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规则,学会管理自己。我们还创设有序的生活环境,帮助幼儿营造自我管理的积极氛围。比如:在盥洗室的墙面上,我们创设“海宝提醒你,里面人多等一等”的图文标识,示意幼儿学会等待,尝试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还创设以幼儿生活自理为主题的“哪个抽屉最整洁?”“衣服挂整齐了吗?”以及衣橱上的“左”、“右”标记等教育环境,提醒幼儿学会有序地整理、归置自己的衣物。 利用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有序地做事,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标识化生活环境创设,依据了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以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根本,让幼儿在与环境进行对话中,逐步帮助他们有意识管理自己的行为,做到行为的内化,养成遵循规范要求的必要习惯。这种发挥衔接教育功能的环境创设,是我们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考虑幼儿发展的适应性,让幼儿融入环境,融入活动,在与环境的对话中得到不断地成长。
2、创设自主的阅读方式,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意识
在实施幼小衔接活动中,我们关注教师对幼儿入学前适应性教育环境的准备和管理,并通过为幼儿精心创设自主、独立、合作的适应性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与熏陶中获得自我管理意识的逐步发展。我们创设能说话的教育环境,提供引导和支持的行为,让环境中适应性教育的元素流动到幼儿感知习得、巩固练习和逐步内化的过程中,促使他们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和理解,最终为幼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