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14
浅谈废旧材料在中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摘 要]全世界都在倡导低投入、环保、再循环。废旧材料,在中班幼儿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中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而作为实现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载体——材料,蕴含了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将日常生活必要的或常用的、可再生的、安全又卫生的废品再次利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精心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材料,让幼儿体验创造美的乐趣,意识到爱护地球,珍惜资源。
[关键词]中班美术活动 废旧材料
当今幼儿教育向着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向幼教界提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对幼儿的有发展价值。幼儿园鼓励教师将用废旧物品改造的教玩具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增强幼儿活动的趣味性。
在中班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的不断深化过程。把废旧材料引入美术活动中,不但符合幼儿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而且一改幼儿的浪费的陋习,促使幼儿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幼儿环保的意识和行为。
兴趣是美术活动中最好的老师,为此,我组织本班师生观看全园教师利用废旧物制作的教玩具,作品中,使用不同的材料给幼儿带来了不同的感觉体验和启示,有废纸盒、布料、塑料袋等等,孩子们深刻的激发她们对美术活动的浓厚兴趣。
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开始关注身边的收集废旧材料,幼儿主动地从生活的角角落落去寻找牙签、废旧盒子等。在寻找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对他们自己的创作也会带着极大的热情。
一、制定目标,体验多种类、多层次、半成品材料。
当幼儿会主动收集废旧材料之后,我们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巧妙地利用废旧材料呢?具体的操作形式可以多样。关键是从幼儿已有的感觉经验开始,通过具体环节的设计,诱导帮助幼儿形成形象的思维。教师应进一步引导他们去体验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将材料进行分类。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们应该制定切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让幼儿学会利用废旧材料剪、撕、贴、拼搭等,以积累经验,培养相应的动手能力。
1、“以一变百”:在美术区域活动中,老师有时候会请孩子只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创作,往往有的孩子就无从下手,因为孩子对于单一的材料很难想象,但是如果把材料的颜色、质地长短、大小等区分开来就好办了。例如在《百变毛线》中,可以把毛线按长短剪一剪,按颜色、粗细、甚至可以用盘的方法,拼贴在一张纸上,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有的孩子还在纸上添画上几笔,总之,要善于发现材料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组合,打开孩子们